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29 辨 正 --26

辨 正 -----26
26.上平居士云:【关于第三个错误。按《大乘起信论》的观点来讲,真如一心分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前者是一心之体,后者是一心之相用,前者称作真如,强调不生灭性,后者称作阿赖耶识,强调其生灭性。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相用,觉者即真如之净用,不觉者即根本无明,阿赖耶识就是这个生灭与不生不灭相和合的非一非异的心,凡圣之分皆由此识随迷悟染净之缘而成熟,故又名如来藏。由于真如和无明力量对比故,或无明熏真如,“向下流转”而为众生,或真如熏无明(从始觉开始),“向上还灭”而成佛。是故,“真如一心”、“清净本心”、“自性”、“空性心”,在指代“心体”这一意义上,是可以互用的。真如作为体,也就是阿赖耶识的心体,它是绝待的,它与阿赖耶识之间是体用的关系,不一不异的关系(萧只看到真如与阿赖耶识不异的一方面,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不一的一方面)。真如作为本觉,也就是清净之用,与根本无明是相对待的,它就是密宗所说的“金刚心”。所以,称如来藏为第八阿赖耶识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称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如”、“金刚心”、“实相”、“因地真心”、“清净本心”则有混乱之虞。
可是萧平实在他的著作中,在使用这些概念时是非常随意的。今列举数端如次:“一切佛子若欲真解佛旨,必须先证如来藏空性心,空性心如来藏即是唯识所说阿赖耶识,证得此一藏识方起根本无分别智,此时即名始觉位菩萨。……若欲证始觉位,必须先证金刚心;若否金刚心第八识,则藏密必堕断常二见外道中……(P36-37)” “真心阿赖耶识能生一切法(P81)” “大乘见道者证得第八识本心后,……(P29)” “殆至破参,亲证第八阿赖耶识,方名实相。(P110)” “实相即是第八识境界故(P166)” “月称、寂天、阿底峡、宗喀巴、土观……等人,否定大乘所传金刚心阿赖耶识已,……(P121)” “意识之种子为金刚心阿赖耶识所持,随缘而现。(P201)”】
略覆:先引《大乘起信论》文句:《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说名真如。以真如故,从本已来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一切言说唯假非实,但随妄念,无所有故。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非有体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建立有二种别:一、真实空,究竟远离不实之相,显实体故; 二、真实不空,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有自体故。 复次,真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心故。应知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无相、非非有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一异相、非非一异相。 略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触,故立为空。 据实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无、能遮亦无故。 言真实不空者,由妄念空无故,即显真心常恒不变净法圆满,故名不空;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智之所证故。》
意即:真如本性从本以来:离于妄念、不生不灭、无有法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从本以来已是:究竟远离不实之相,不与一切染法相应,离一切法差别相,无虚妄分别心。如是阿赖耶识心体,是一切凡夫众生妄心、分别心所不能触;真如心阿赖耶识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有自体性;真如心阿赖耶识本体常恒不变,净法圆满。
因此,《大乘起信论》此段论文中所说的“心真如门”,是属于横面的、剖面的说明生命本体的本质。而“心生灭门”则是说阿赖耶识转化为异熟识,再转化为真如的过程与内容;也说明凡夫和因位菩萨的识种生灭不住,亦即真如之体--阿赖耶识--从无始劫来不坏不灭是故不生,恒常无覆无记,执持有情无量劫来之生死业种,为吾人“所知一切万法之所依”,亦为吾人离念灵知心之所依;然于永无生灭之本体之内,蕴含有情一切熏习造作之善恶染净及无记法种,此诸种子无量无边,不断流住生灭,后因熏习修道净除有漏法种而成就佛道,这就是心生灭门,真如心体阿赖耶识中藏有不断生灭之一切法种流注不断故。
《大乘起信论》又云:《心生灭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复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言觉义者,谓心第一义性离一切妄念相。……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也就是说,所谓心生灭门,即是真妄和合--不生不灭之本觉心如来藏,与种子流注不断之六识心等生灭法和合运转。
所以阿赖耶识有二种真义:能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也能生显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又有二种义:一者觉--从本以来已离一切妄念相,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恒有本觉--能觉所执受之根身器界与七识心之心行--而说一切如来为本觉。二者不觉--谓凡夫不能证知从来本已离妄念之如来藏阿赖耶识,误以为制伏烦恼妄想,令不复生,便是觉悟;马鸣菩萨却说这样的人就是不曾觉悟本觉的人,名为不觉。 是故,阿赖耶识之具有能觉之功,但是这个本来即有的本觉,却不在六尘中运作;证得阿赖耶识的人,就能现观阿赖耶识确实有这种本觉,从来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这样亲证之人,就是始觉位之菩萨,进入七住位中,也是声闻初果的实证者,证此本觉之时必定同时断除我见故。阿赖耶识心体本来就具足圆满,也就是一切有情因地本有的“心第一义性”,证悟此本来不起妄念之第一义性心者,名为觉者,名为始觉。若不证悟此心,而以意识心作为恒不坏法,制令意识心不起妄念,自以为“觉”者,实是不觉位之凡夫,根本不是始觉者,根本就不曾发起任何的无分别智。
上平居士云:【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相用,觉者即真如之净用,不觉者即根本无明,阿赖耶识就是这个生灭与不生不灭相和合的非一非异的心,凡圣之分皆由此识随迷悟染净之像而成熟,故又名如来藏。】上平居士误认为《不觉者即根本无明》,此语有大过,亦证明上平居士于“无明”误解甚深,乃至以为“真如和无明的力量对比”,故有种种不如理作意之谬见产生,然而无明与真如心体其实是非一亦非异的,绝非对比,衡之于上举《起信论》所说:“种子生灭流注性与不生灭的如来藏和合,名为阿赖耶识”之文句,即应知之,但上平居士读已却仍然完全不知,更引如是证明 平实先生正确之文句,想要用来推翻 平实先生。兹先将无明与如来藏间之关系,作详明之阐述,以利益今时后世有缘之佛弟子。
《胜鬘经》云:“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依照上开经文的说明,就知道有两种无明:一者一念无明,二者无始无明。这两种无明都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而是从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的种子中来。所以绝非上平居士所说的互相对比。所谓的无始无明,就是《胜鬘经》所说的无明住地,也就是众生因为不明白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的内容不同以及不明白三个阶段的演变,而产生的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等恒河沙数佛菩提道中之修所断烦恼,以致过恒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所生的上烦恼,这些上烦恼与修所断烦恼和所应证之法,从无始劫以来与心不相应的缘故,所以称为心不相应;由于这种无明是从无始劫以来就存在的缘故,所以称为无始无明。
此无始无明,《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亦即:在凡夫众生尚未明心见性之前,所会生起的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都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所以都只有起烦恼,起烦恼则是从四种住地无明而产生。在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没有任何无始无明现起,除非开始修学大乘法而想要究明实相,因此称为无始无明住地。也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得要在修学大乘法,想要探究法界实相的时候才会与行者相应,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则要在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无始无明住地的上烦恼,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
然而根本烦恼所说的却是: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即五利使,所谓: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如果有人悟得如来藏时,我见等五个恶见就会跟著断除;如果修学声闻法的四念处观成就时,也会跟著断我见等五个恶见;以上所断的烦恼是见道所断的烦恼。但是其余的五个烦恼却是修所断的烦恼,并不是见道时可以断除的。这五种修道所断的烦恼,和恶见等五个见道所断的烦恼,合称六种根本烦恼。
无始无明在大乘明心见道时即已打破,但是犹未断尽;但是打破无始无明时,也只是断除根本烦恼中的恶见一项而已,其余五个根本烦恼并未断除;所以不可说无始无明就是根本烦恼。此外,在二乘法中,如果完成解脱道的修行,成为阿罗汉时,根本无明就已经全部断除了,可是二乘阿罗汉却还是不曾打破无始无明,上平居士怎可说“无始无明的不觉者就是根本烦恼”? 如果起信论中所说的无始无明的不觉,就是代表根本烦恼,那么二乘阿罗汉断除了根本烦恼的时候,应该就是已经觉悟“本觉”的人了,那意思应该是说:阿罗汉也同时已经明心、已经证得如来藏的人了?可是般若经及唯识经中明明说二乘阿罗汉并未证得如来藏,也就是说还没有打破无始无明,还没有在大乘法中证得本觉。所以上平居士将不觉等同于根本烦恼,这是不懂佛法的人所说的错误见解。
因此上平居士所言“不觉”者,其意涵,上平居士并非真正的理解;如果推究不觉的真正意思,其实是说:不觉位中的人就是尚未证得阿赖耶识者,即是上平居士一类的人。如是未明心亦未见性之人,对如来藏之体性一无所知,乃至错以离念、无念之灵知心作为真心者,尚且未断恶见中的我见,尚且执著离念灵知的意识为实相心,如是之人如何能断根本无明?又如何会和无始无明相应?因此不可以说“不觉者即根本无明”。
复次,所谓“一念无明”,即是见一处住地〈见所断烦恼〉、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均属于〈修所断烦恼〉,此四种住地烦恼合称一念无明,无始刧来一向与见闻觉知心刹那刹那不断相应,能生一切烦恼。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堕于颠倒见而执著离念灵知的意识心,误认为常住不坏法;在大乘法中,如果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槃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误认意识心的种种变相境界作为如来藏,也是摄归见一处住地,这种恶见是由错误的见解而产生故,住于恶见一处中故。
欲界爱住地,是说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由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著。色界爱住地,则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境界的贪著称之。而所谓的有爱住地,则是说还有一个“三界有”的心存在而执著不舍,所以不能取证无余涅槃。意即修学禅定之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还有离念灵知存在,所以还有受想行识存在不灭,这受想行识就是未悟者所说的心--能知的离念灵知心,以及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两个心还在,就是“三界有”,这也是三界中的有,因为离念灵知只能在三界中存在,并且要依意根才能在三界中存在。修行人如果已经没有欲爱、色爱,但是能知的清净的心还在,就是还有三界有,所以称为有爱住地。执著能知能觉而常寂常照的心,便落在三界有中,便不能解脱,称为有爱住地。
一念无明之所从来,乃是由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烦恼种子而生;一念无明是无始有终的,辟支佛和阿罗汉都已断尽一念无明,因此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佛于《四阿含》云:“阿罗汉者,梵行已立,烦恼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解脱,解脱知见知如真。”《瑜珈师地论》卷五十, 弥勒菩萨云:“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根本)烦恼皆悉永断,由得毕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卷五十二,又云:“阿罗汉果诸漏永尽,于相续中永无一切染法种子,尚不应起不正思惟,况诸烦恼?是故当知由出世道断烦恼者,定无有退。”因此一念无明如果已经究竟断尽,尽此一世就必定永不复起。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就算修得非想非非想定,八万大刧之后突然又生一念,仍然还要轮回; 世尊及弥勒菩萨皆作是说:一念无明是可以断尽的,断已永不复起,是无始有终的。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