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安全感从哪里来?

曾经看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常常听到男女嘉宾说到“没有安全感”这样的话。什么时候开始,安全感变成一个问题,一句口头禅,一个衡量人或事的标准。
我们什么时候感受过安全呢?最初的印象大概要追溯到小时候偎倚在妈妈的怀里时,当我们的小手被牢牢的攥紧在爸爸的手心里时,那是我们感觉最安全的时候。可是这份安全感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慢慢长大成人走入社会的你,还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你安全的靠山吗?不会,因为那时的我们还太小太小,我们的世界就只是父母所可以掌控并呈现给我们的狭小领域,父母在我们的心中当然就像大山一样坚不可摧、无所不能,让我们感觉安全。可是这种安全感会随着父母一天天的衰老,随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越来越复杂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未知因素,更多的竞争与淘汰,更多看起来会影响深远、需要我们慎重抉择的关键时刻。
不管你有没有觉察到,在内心深处,我们一直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中。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孤独,害怕同事朋友的背叛,害怕失去和周围世界的联系,害怕出现任何我们不想看到的场面。
这些焦虑的存在导致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追求一种叫做安全感的东西,为此我们不惜付出各种努力试图重拾那种叫做“安全”的感觉。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保证基本的生活所需和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的方便;我们努力锻炼身体,是为了防止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降临在自己头上;我们省吃俭用买房,是为了结束租用别人的房子、毫无归属和流离失所的感觉;我们学习所在地的语言,是为了不被视为外来的异乡人而被看不起。
而这些都还只是局部的努力,它们拼凑出来的也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安全的假象,事实上,为获得安全感本身所付出的努力让我们几乎无暇感受自己是否抵达了安全岛屿,而只是让我们对于可能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变得更加紧张,比如,工作的收入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物资的保证,可是一旦失业了怎么办?比如锻炼身体或许能延缓我们衰老或者得病的机率,可是据说许多病的病根在基因里,这是我们无法通过锻炼来改变的东西,加之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变得越来越糟糕,各种疫情肆掠,疾病的入侵似乎变得防不甚防、不可捉摸,健康哪里有绝对安全的保障?这样看来,似乎我们越渴望得到安全感,反而越容易被不安全的感觉套牢。
很多东西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这便加重了我们想要掌控另一些东西的欲望。所以我们花费很多时间来积累财富,购置固定资产,购买各种用得上用不上的物品,比如衣服、鞋子、包包、电脑、手机、相机等等,属于我们名下的东西、能够攥在自己手中的东西,我们以为这会带给我们十足的安全感,因为它们可以保障我们的生活不虞匮乏、给我们应有尽有的感觉。但事实上,你拥有的越多,反而越感觉不安全(很多大陆富豪为自己的财富而忧心不已),因为每拥有一样东西,你要操心的反而越多了。比如你终于拥有一部心仪的小轿车,这除了在最初的几天或几个月带给你新鲜感和占有欲的满足,紧接着围绕车所发生的大事小事会让你觉得毫无安全可言。比如车开出门吧,怕撞坏了;停在小区里吧,怕被淘气孩子给划花了;有时候趟过一个泥泞的水洼,车就瞬间变成个泥娃娃一样不堪入目了,这时你得亲自把它里里外外擦洗干净,得像女人打扮自己的脸一样把它打扮得体体面面。除此之外,你还得记得给它做定期保养,检查一下汽车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因为这攸关你和你家人的驾驶安全。至于违规驾驶、违规停车,各种罚单,各种扣分,所花费的心思和精力更是烦不慎烦!占有外物所带来的安全感,其实只是别人眼中所以为的安全假象,而不见得是拥有者本人的真实感受,就好像我们常常认为富人一定是最快乐无忧的人,你可知他们所操的心、所经历的恐慌不安!占有一件物品带给我们的到底是安全感还是绑架感,是更多的快乐自由,还是更多的操心束缚,这只能让拥有者自己心里去盘算。
当然,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恐怕还是会义无反顾的购置那部需要你不断花费精力养护的车。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占有就会安全,为这份占有所需要承受的担忧、焦虑、更多的金钱和精力的支出等等,这在我们的决策机制里都将沦为第二位的考虑事项,都不足以动摇我们想要拥有的心。占有与安全其实是两回事。占有可能源于安全感的缺失,也容易导致我们误以为占有越多就越安全,但这只是我们太渴望占有和总感觉不安全两种心理机制的融合,占有并不带来安全,甚至可能让我们变得更不安全。就像找到理想伴侣的人,往往更加害怕失去。
人们对于安全感的追逐,除了占有,还包括尽量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加大生活的可预期性。可预期的生活便是许多人都曾尝试过、都普遍经历的选择,简单说来,就是大家都这样走过来的,所以这样走一定没问题。这种心理在许多潮流性的选择上面清晰可见,比如每年的考研读博大军里面,就有很多人一厢情愿的认为,学历越高,以后工作越好找,工资待遇也一定越高?因为过去的师兄学姐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读研读博一定不会有问题。可真是这样吗?各种统计数据、新闻报道都显示,事实并非如此,高学历带来高收入的时代其实已经悄悄过去,眼下这个时代需要的往往不是高学历本身,而越来越重视能创造实际价值的人才。可是这依旧不能阻止成群结队的应届和往届毕业生趋之若鹜的选择考研这一招来缓解工作就业的危机,试图以高学历的证书换取好的就业的安全感。等真正拿到硕博文凭了,再到就业市场上去看,真实的情景或许会让他们不寒而栗!
如果读研获得好的就业前景这一论断会随着太多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误判,那么结婚这项选择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因为读书、工作、结婚、生子,这是人类多少年以来所形成的固定模式,多少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就像铁轨一样,你只要顺着前人的足迹继续走下去就不会出错,如果不这样走,另辟蹊径,未来会怎样就不好说了。不去走大家都曾经走、正在走的路,这本身就会让人感觉不安全,尤其让你的父母感觉不安。他们认为,结婚以后的人生轨迹是确定的,确定所以安全,而不结婚的人生充满未知,因为少有人那样走,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当然不可能安全;他们对于“人必须结婚”这种观念的认同根深蒂固,即便社会的发展演变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即便离婚率一直不断攀升,即便依旧单身的人似乎过得也没有那么悲催,或许更加自在,因为对时间与活动的安排更自由,现在社交渠道丰富多样,所以也似乎用不着担心会没有一起分享快乐的玩伴,而拿得一纸婚姻协议的男女也并不见得更加幸福快乐,事实上,即便最初走入婚姻的两个人可能真的曾对婚后的美好生活抱有充分的期待,然而实际的生活也许依旧是柴米油盐、吃饭工作管孩子这样的琐事,而其中的不确定因素一点不比单身的人更少,相反可能更多,因为牵挂更多了,需要照顾的人更多了,以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全家人都吃饱,自己才能放心。可即便如此,即便过去那些让女人不得不选择结婚的考虑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之下显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可是结婚依旧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愁婚愁嫁依旧是许多大龄男女及其父母的头等大事。而阻碍许多人始终难以找到合适伴侣而顺利走入婚姻殿堂的原因,也还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因为还没有遇到一个可以让之放心依靠或者信赖一生的人。
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围城内外的人相互眺望而艳羡对方,我们所没有得到或者没有做出的选择看起来似乎总是更安全、更值得拥有,殊不知,无论是钱多还是钱少,结婚还是不结婚,买车或者不买车,当公务员还是创业当小老板,生活所给予每一种选择之下的人的不确定性、不安全因素并没有减少,安全感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看着美丽,却总是遥不可及。根植于每一个生命内基本的生存危机:疾病、衰老、直至死亡,都并不因为我们多一些收入、多一套住房、身边多一个两个陪伴的亲人或者朋友,而让这些危机变得不存在,让我们感觉更安全。有生便有老、病、死,这是人类的定业,如果安全感是以避免这些定业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这样的安全感其实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永不再生,不出生便永远不会置于因生而附带的所有这一切不安全乃至苦痛的经历之下,这便是真正的解脱,这种解脱,只有佛法的二乘解脱道的教理可以帮助你实证,当你证得解脱道的极果成阿罗汉了,死后便会入无余涅槃,意思是说,你死后便再不会像没有证得解脱果的凡夫那样继续投胎,再出生,再经历老病死,如此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轮回六道。凡夫的生命轨迹就是如此,所以凡夫的死亡并不带来解脱,选择自杀的人因为厌倦了今生的躯壳肉身和活法,以为一死便解脱了,其实他们不知道,该受的苦没有受完,死后再换一个父母,换一个肉身,苦还得继续受,不见得比现在好,甚至都不见得能继续投胎做人,可能会下堕为畜生身、饿鬼身乃至地狱身也未可知。
修学佛法的二乘解脱之道虽然能够永久的解决安全问题,但这或许不是你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你或许认为,人生虽然苦,可是也有妙不可言、让人回味无穷的乐啊,人生虽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危机四伏,可是既然生在这个世上,就应该积极的应对,让生活尽可能的幸福一些,这样才对啊!我们支持您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也理解您想要获得幸福与快乐的理想,事实上,唯一佛乘的大乘佛法也并不鼓励大家修学灰身愍智的二乘解脱小法,最后拍拍屁股走人,再不来这个世间,这种自了汉的心态并不是大乘佛子所乐为。所以身为大乘佛子的我们,基于大众对安全感的这份诉求所给予的是另一种更积极可为的答案。
在佛陀为在家菩萨所开示的《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善生童子开篇就问佛陀:“如何增长命之与财?”他希望佛陀能够教导他获得寿命与财富的办法。2500多年前的这位善生童子这一问,一下便问到2500多年后的我们这样一群为生存、为生活奔忙的人心坎里去了,不是吗?有了财富,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医疗卫生,是不是都更好办一些了呢?至少少了钱这个门槛障碍了!可是光有钱也不行,有钱没有健康,想吃吃不好,想玩玩不动,生活品质也无法提升。所以聪明的善生童子也不忘替我们请问佛陀如何增长寿命的办法。这部经就围绕这两个主题一一展开,佛陀教导我们在家人,想要增长寿命和财富,当修学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陀是一切智的实证者,究竟了知三界六道一切万法所运行的因果律则,所以佛陀所说这六法一定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根有据的如实陈述。其中对于布施、持戒因果的解释和实施细节的规范,都做了精辟透彻的讲述。而在修这些法之前,佛陀教导我们先要修悲,也就是培养我们的度众之心,拔苦之心,有悲心作为我们修学六度法的基础,就像盖房子有了一个坚实的地基做支撑,可以越盖越高,就像汽车发动机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所以能够驶向更远的地方。悲心的作用就是这样关键。可是悲心是修来的,不是天生的,需要结合种种善业因缘、闻熏佛法的正知正见,知道悲心的重要性,才能慢慢生发出来。总之,佛法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深入观照人类实际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之后,由那些优先发起悲悯之心,救世之心的人,他们通过听闻过去世诸佛的教导,再经由自己不断的闻思修证,不断的利益众生,累积福德和智慧,最终达到究竟的解脱与成佛之境,他们在成佛之路上所实证的每一步直至最终的究竟解脱所产生的圆满智慧,是人类一切困境的终极解码,而外道法与佛法的分际也在于此,任何一种外道,无论宗教、哲学、科学、医学等等,都最多只能局部缓解人类的一时之困,若要论究竟彻底的解决,唯有成佛一路,别无他途。
你可能不喜欢这种绝对,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时代,“Nothingisimpossible!”(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论调深入人心,所以绝对的答案总让思想活跃的人感觉武断不舒服不可信。可是想想,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近现代工业革命以前,你对任何人说“Nothingisimpossible!”,或许都会被人当疯子一样的看待,你要真生活在过去那样的时代,“Nothingisimpossible!”这样的话,你甚至可能都说不出口,因为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的局促与限制都会让你觉得,生活就只能这样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过下去,“无穷的可能性”这种论调只是在现今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不断激增等等的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可是真理不然,真理的成立不受条件与背景的限制,它是横贯三世、纵贯三界六道而皆准的事实,这种真理,唯有佛法能够给你。三世诸佛所说的成佛之道、解脱之道,永不变异,佛佛相传,永远成立。因为他们是依于生命的唯一实相而不是依于生命表面生灭无常的各种虚相而宣说并实证的真相法理。这个实相是什么?这有待于您进入佛法中来一步步的修学方才能通透的了知。
说到这里,安全感到底从哪里来?安全感从真相中来,确切的说,是从对真相的了知中来,佛法的修学正是帮助大家来逐步获得这份对真相的了知,放弃种种颠倒梦想的迷思和执著,不再指望无常能变成永恒的常,所以就不会在无常之相中祈求能获得永久的安全,结果只能唐捐其功甚至适得其反。对真相每多一份了知,对人生也就更多了一份把握,少了一份迷茫与不安。你知道现在的你在哪里,又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你,你也将知道怎样的未来才更加可靠,而又应该如何实现那样的未来。这都是佛法将给予你的智慧,给予你的安全感。没有学佛的人,就像患有眼疾的人,因为视线模糊,所以总也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只能凭感觉瞎撞,幸运的时候,脚下畅通无阻,让他误以为自己走对了,可是拐一个弯,跌跌撞撞,头破血流,一时便浑然不知所踪。学佛就是慢慢疗愈这眼疾,让视线越来越清晰,让我们渐渐找到生命的出路,让脚步越来越坚定,让内心越来越踏实,让幸福越来越靠近!
 
------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 编辑:沐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