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说:「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学蕅益大师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时再受菩萨戒。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
如不如法?我们暂且不说。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据的经本有很多部,譬如说:《梵网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二轻,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所说的是六重二十八轻等等;而其中唯以菩萨《优婆塞戒经》所说的菩萨戒是一世受,其它的经本戒本中所说的菩萨戒,都是尽未来际受。而受菩萨戒以后,都是有受法而无舍法的;而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所说的,是要到今世舍报同时才舍戒。既然是有受法而无舍法,而且大多数又是尽未来际受,那么何来的于佛前舍戒之说呢?这又不是讲的是受声闻戒。只有声闻戒有所谓的舍戒,而且舍的还是声闻戒而不是舍菩萨戒;所以就有比丘、比丘尼,舍戒还俗的事相。那么假如菩萨真的是自己舍戒,意思不就是说他不再想要当菩萨了吗?不应该会有这样的事嘛!因为菩萨是尊贵的,因为好不容易自己心得决定发了菩提心而来受菩萨戒,怎么还会有学佛人愿意开倒车的呢?而自失善利,乃至于说是被人家误导而舍戒的。
菩萨为什么会是尊贵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30中,佛就已经这么开示了:「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独觉菩提,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则令世间佛眼不断,所以者何?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世间归依供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30)各位看看,单单是度一个人在菩萨法上心得决定,他所得的福聚就胜过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安住独觉菩提,更何况说是声闻的阿罗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些独觉声闻人,最多只是在未舍报之前度化一些有限的有情,而且只能传授解脱道的法;舍报以后,他们也许生到欲界天,也许就不再回到人间;那对于众生到底有何等的利益呢?
反观菩萨则不然,若是一位心得决定的菩萨,也就是说,他于继续修学佛菩提道法他已经不会再动摇,从短期上看,他虽然可能没有办法给众生殊胜的法益,因为也许他是刚刚发菩提心,而且还没有悟入佛菩提道;可是,假如假以时日,那这个时日是多久?是尽未来际!而不只是三大阿僧祇劫而已,他一旦有一世证悟了以后,不但可以教导众生佛菩提道的法,也因为他同时也分证了解脱道的法,所以也可以摄受众生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有情——这一类的有情。更因为说,他在证悟之前就已经有生生世世修学六度万行的基础,所以假如有前来求教的这些众生,他于修学佛菩提道、解脱道的因缘都还不是成熟的话,他照样也可以教导这些众生人天善法;而且他会在教导众生人天善法的同时,为这些众生种入大乘法的菩提种。所以你看,佛才会说:「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世间归依供养。」从这样看来,他能够摄受教导的众生到底有多少?当然是无量无边!而且菩萨道的修学者,假如说从十信位满足开始,还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说声闻道中从断我见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这样一比较起来,所以菩萨法是要比声闻法的深细微妙殊胜,当然是不可言喻的!
所以,好不容易发心受菩萨戒,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舍戒呢?这里我们就先不谈 佛所说的「有受法而无舍法」的部分,单单就来说,这么样一个起心动念舍戒,就会是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一念的退分的种子,那到底会对自己将来成就佛菩提道造成多大的损害与障碍呢?譬如说:有一件事情你觉得说,这是应该要处理一下的,你也许想说,正好我明天有空,那就来处理一下好了;可是,也许到了第二天,明明是有空的时候,却这么一想:这件事情好麻烦,现在我又很累了,明天再来处理吧!于是乎一个明天、两个明天,也许就要这样一直明天下去了;到头来也许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处理完毕。从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所可能发生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一般人所谓的惰性的力量它是有多大了!更何况说受菩萨戒这么一件大事,而且它不仅是人生的大事,更是修学佛菩提道中的一件大事,因为不可能有不受菩萨戒的菩萨。而一般对学佛人都通称为菩萨,那只是方便随俗的称呼罢了。但是,假如说刚才所说的那一类的事情、那一类的状况,在受菩萨戒的阶段中发生了,也许有人只是因为一些事相正在努力地克服,他是暂时没有办法在今年去受菩萨戒,结果别人已经受了菩萨戒而在佛菩提道上起跑了。然而那个动了舍戒念的人,也许就有可能反而会怎么样?「唉呀!没关系啦!今世反正还会有机会,到时再来受吧!」问题是,是不是还有机会乃至是可以受得上品戒?严重的说,来世是不是还能够得到人身?都是问题!因为不受戒、不持戒,所以就有可能会在生活中造作诸恶,舍报的时候,当然就不一定还会再得人身。
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经文中不是已经明白开示说:「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可是,假如说只是教导一些学佛的行仪,加上说种种仪轨的排练,然后又还要教搭衣,然后又加上还要说三归五戒,最后才简简单单地说了菩萨戒的内涵;或者,甚至于是以声闻戒的方式来说菩萨戒;那结果能不能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呢?这恐怕就成为问题!更何况学人是不是有机会从日常生活中去体会思惟?所以说能不能于戒法心开意解呢?也许当初的一念善心,稍微有一点生乐着心;却在受戒之后,回到家里面,也许在工作上与人相处之中处处感到罣碍;所以才会有盲目受了菩萨戒之后却不能受持,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之时,再受菩萨戒的情况。
可是,佛明明开示的是:「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因为「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那么想要受菩萨戒之前,应该也是必须要大略了解一下「戒相」乃至其意涵,包括其开遮等等。一般人也许会先自己作一下思惟,但是多半都无法完全了解,所以就应该亲近真正教授菩萨六度的菩萨法师,从布施度开始熏习修学。也许你会问:这是受戒,为什么要从布施度开始熏习修学?因为这是菩萨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一定要经由布施度中,一方面体认真正的菩萨情怀,一方面也应该思惟:「我行布施行以后,来世将会有可爱的福报,我会不会仗着福报、福业去欺压众生呢?假如有可能的话,我应当要如何去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气呢?」最后你还是会发现,这得要靠持戒才能够转易这个部分,乃至说增益自己的福德。所以接着开始熏习第二度的持戒。
既然叫作熏习,表示这是应该经过有一段时间的。为什么这么说?假如是可以每隔一周熏习一些正知见,然后回到家里面以后,思惟它的意涵、开遮等等;并进一步观察说,是不是可能在生活上产生一些影响,包括自己能不能真正的受持,自己受持以后,对家里面的人影响又是怎么样?乃至如何是不侵扰众生,哪里又是对众生是有益的?进一步说,三聚净戒为什么又称为净戒?这样等等的都思惟下来以后,乃至熏习了三、四个月以后,不但因为布施行使自己的福德增上,正确的菩萨戒知见也经过自己的熏习思惟之后而确定了,之后自己再来决定要不要受戒,受戒是不是对自己是有益的?当然,也有可能某些人是过去生受戒的时劫就已经很久了,这个时候再来受戒,当然就已经大略知道:自己不好的习气是什么,能不能对治与克服?才不会有所谓的盲目受了菩萨戒以后却不能受持,而想要舍戒的情况!我们现在再来想一想,这个要舍戒的一念心决定以后,将来何时才能够再受戒呢?因为,恐怕自己不能够受持的念头,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而且会让你踌躇不已无法下定决心。乃至说何时才能够有可以受戒的机会,都不得而知;所以何时才能够期待说,因为受戒而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而可以自豪地说:我是菩萨!
现而今有很多学人想要受持菩萨戒,都面临了这个问题:到底哪里才能够熏习到真正菩萨戒的意涵,而不是将菩萨戒用声闻戒的方式来说?所以「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真的是很重要!而是不是有很多人来受戒,倒反而是其次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菩萨法师应当要尽自己的所知,来为学人先就菩萨戒本文字表相上来作说明;然后再同时依菩萨的行谊来解说读诵,使其能够心开意解,乃能够生乐着心而受持。同时还要教导学人:为什么要布萨?让学人能够自己观察自己受戒的成效如何;当违犯戒律的时候,要如何发露忏悔使自己还复清净。此外,当戒子于戒律上的奉行不确定而是否有所违犯,在这里产生疑惑的时候,还可以为其解惑,让学人能够心开意解。那么这样你来看看,菩萨法师这样地如法教导菩萨戒的意涵,不是就可以让学人自己就能够读诵戒经吗?乃至于说,于真正的菩萨戒行心开意解而生乐着心。可是,假如说传戒以后,也不管要不要布萨,也不管要不要忏罪,那么戒子们何曾有机会了解,或者是说警觉到:受戒的如法与否?当初虽有一念善心而受戒,如今却只是拿了一张戒牒,还是不知道受菩萨戒的目的;甚至于依然故我,习气不改,如同没有受戒之前一样地吃肉、一样地喝酒、一样地打麻将!即便是当初有一念善心而受戒,与其这样,真要考虑清楚:当初该不该受戒?
舍戒,是自己主动想要不再受持菩萨戒。可是 佛说得很明白:「菩萨戒是有受法而无舍法。」那么,有没有说「失菩萨戒」的情况?也就是说,因为造作了一些事相,导致说虽然表面还有意愿要受持菩萨戒,其实菩萨戒的戒体已经不在了。所以舍戒跟失菩萨戒,这是两种不一样的状况。
接着来看,求那跋摩译本里面的《菩萨善戒经》中 佛的开示:「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离是二缘,乃至他世地狱、畜生、饿鬼之中,终不失于菩萨戒也。」(《菩萨善戒经》)既然是菩萨戒,所以其中的退菩提心,主要讲的就是不再相信大乘法;而得上恶心,譬如说:造作五逆、谤菩萨藏等等。那么,假如说戒子们都没有上述的状况,那何来失菩萨戒呢?所以「因为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在佛前退戒,先受五戒。」这样做是不是如法?你自己就可以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