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一、四皈依

一、四皈依
学佛成为佛弟子,先要受三皈依,这是常识。佛教的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且次序不能颠倒。但是,西藏密宗却是四皈依: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索达吉堪布在《密宗断惑论》一文中如是说:“有人认为,密法是四皈依,在皈依三宝前,先要皈依上师,故与显宗相违。依止上师是修学密宗的关键,但这不只是密宗的特色,在显宗中要取得成就,同样也须皈依上师。”
密宗皆是先皈依上师,再皈依佛,更以为上师比佛更重要、更好,如第九世创古仁波切在《上师的重要性》一文中如是说:
“要使自己足以接受这种灌顶加持,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并视自己的上师和佛陀无二无别。更好的是认为自己的上师甚至比佛陀更好,如此,行者将能全然得到佛陀的法教及圆满的加持。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的事实或许不是很明显,然而,上师持有全部的法教及不间断的传承。从上师那儿得到法教精髓,将可使行者如同受学于佛陀般地开展修行的道路。所以,受学于自己的上师和受学于佛陀之间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上师甚至比佛陀更好,因为我们无法亲见历史上的佛陀并和他建立师徒关系,但是我们可以如此亲近我们的上师,所以,对我们来说,上师甚至比佛陀更好。”
藏密为了强调上师的地位与作用,还鼓吹上师“连贤劫千佛不能化度的众生,他们都能化度”,鼓吹上师对众生的慈悲与恩德超过了诸佛,如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
“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上师的身为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总集三宝;又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总集三根本;又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上师摄受了贤劫千佛也未能调伏的我们——浊时众生,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超过了诸佛。”
再如《遥唤上师颂》(帕绷喀大师造 仁钦曲扎 译)说:
“一切诸佛合一总体现上师相,除此具恩上师之外别无诸佛,至诚恳切启请普摄诸佛上师,今后中有愿皆不离慈悲摄受!”
藏密的祖师为了抬高上师,甚至要十方一切诸佛每天要三时顶礼、供养藏密的上师,如《事师五十颂》说:
“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
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
藏密为了笼罩弟子、信众,还自创了“上师相应法”,如藏密道然巴洛布仓桑布上师开示说:
“修顶我之上师,即观想向顶严之上师祝祷,求其加被;祝祷后,上师下降、与自己融合无二无别,永远作此观想,上师与本尊本来无二无别故。上师现本尊相,今既与己融合,自己即是本尊,本尊、上师与行者自己,三位一体无二无别。自观为本尊即照仪轨所说本尊之形像明白观想、毫厘不爽,视为真实不假、一心不疑。此本尊即本身变成,与自己无二无别。行者上座后,在修仪轨之前先修上师,请上师来融入己身,若不以上师为前导,而径修本尊,则决难成就。”(《那若六法》80页)
西藏密宗的四皈依,并将上师置于佛陀之上,以为上师比佛重要,上师的恩德超过诸佛,故尊敬上师应超过佛,他们所编造的理由,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却经不住佛教经典的检验。
佛教的三皈依,首先要皈依佛。佛教的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不仅不能多不能少,而且次序也不能颠倒,否则不成三皈依,如《优婆塞戒经》之“净三归品第二十”中,佛亲口说: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皈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一切诸佛虽皈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皈依于佛。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皈依佛。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庠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皈依佛。”
“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崄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皈依法。”
“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皈依僧。”
《大方便佛报恩经》之“优波离品第八”亦如是开示:
“(优波离)问曰:‘佛若以法为师者,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佛)答曰:‘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佛在初。’”
“尔时优波离复白佛言:‘世尊!若受三皈戒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皈不?’(佛)答曰:‘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皈。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亦不成三归。’”
“(优波离)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皈不?若称法僧不称佛者成三皈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皈不?’(佛)答曰:‘不成三皈。’”
可见佛教的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的内容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佛、法、僧三宝不仅不能多不能少,而且次绪也不能颠倒,否则不成三皈依。不成三皈依就是没有皈依三宝,没有皈依三宝,也就谈不上信佛学佛了。
佛教里面还有一个“四皈依害死人”的典故,说明佛法中根本就没有四皈依。如《大庄严经论•40》记载:有一个僧人,常有盗贼来抢财物,僧人害怕便日夜关门闭户。一日来了一个贼人,从门缝里面把手伸进来想拿点东西,结果被僧人用绳子给套住了。僧人很气愤,便拿棍子狠狠地打这个贼,打他第一棍时僧人喊了一声:“皈依佛。”贼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喊“皈依佛”,打了第二棍,僧人喊“皈依法”,贼人也跟着喊“皈依法”,打了第三棍,僧人喊“皈依僧”,贼人又跟着喊“皈依僧”。这时贼人十分害怕——如果继续“皈依”下去,一定小命不保。僧人却没有继续打下去,就将贼放了。这贼差点被打死。后来被打的贼反倒因此出家了,还极力称赞佛陀,赞扬佛陀的原文是“我于今日遇善知识,以杖打我三下,唯有少许命在不绝。如来世尊实一切智者,若教弟子四皈依者我命即绝。佛或远见斯事教比丘打贼三下,使我不死。是故世尊唯说三皈依,不说四皈依。”
上师的地位不应置于诸佛之上,如《大智度论》卷四所载的著名偈子: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藏密鼓吹的“贤劫千佛都调伏不了我们,只有上师能摄受调伏我们啊!”则有上师在,贤劫千佛不必出世了,显然是违背经典的,如《华严经》“佛不思议法品第二十八之一”说:
“一切诸佛,悉能应化一切众生,令其欢喜。”
上师对于众生的恩德,绝无能超过佛者,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说:
“善男子等应谛听,如来所说四恩者,
佛宝之恩最为上!为度众生发大心,
三僧企邪大劫中,具修百千诸苦行;
功德圆满遍法界,十地究竟证三身;
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
佛是三界最最贵者,天上天下无有人能超过佛者,故佛又名“至尊”,如何以三界最尊贵的身份,却要礼敬破坏佛法的藏密喇嘛。
藏密不仅编造了佛教所没有的四皈依,还编造了“五皈依”“六皈依”“七皈依”,如“七皈依”是指:皈依金刚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本尊、皈依空行、皈依护法,这就是七皈依。七皈依中的“空行”,是指“空行母”,一般是指上师的妻子,或者是和上师共修男女双修法的女性,也就是说不仅要皈依上师,而且还要皈依上师的妻子、明妃。在藏密里面,七皈依才是完整的皈依。其实藏密中,不管是几皈依,如诺那师徒所说“归根结底,最终阶段就是一皈依———只有皈依上师而已!”
尽管佛教也不否认皈依师父的重要性,不否认善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绝不会以为师父、善知识的地位高于佛,即便是弟子这样认为,师父绝对不会接受的。再者,如果确实需要四皈依,那么佛陀为什么不制定四皈依,难道以佛陀的智慧,还比不上密宗的上师?因此,西藏密宗的四皈依,第一先要皈依上师,将上师凌驾于三宝之上,说明他们真的不是佛教,古时有把藏密直接称为上师教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