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佛为我们开示修忍的要领

〖“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情慢、瞋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欢喜。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二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瞋?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瞋恚故生三恶道。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是故说言:一切善恶皆因我身。”〗
佛为我们开示修忍的要领:想要安忍于世间法中或无生法中,应当先破除憍慢心、瞋心及痴心。破憍慢心,在世间法上就能忍,在出世间法上也能忍。有许多人不能接受我的法,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有憍慢心,这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我出道比你某某早,我为什么要信你的。”我以前接触过几位居士都是这样,有的居士也蛮有名的,但都是这样。另外一种是因为他出家了,他想:“你一个居士,懂什么?”有侨慢心就无法接受胜妙的正法。有瞋心也无法生忍:“本来离念灵知就是真心,我本来就是开悟的圣人。你某某写书出来,都把我推翻掉了,我现在徒弟都跑掉了,徒弟心中都想我是大妄语,这还得了!你某某真可恶!大家都说离念灵知是真如,偏褊你说不是,你就特别厉害?”所以起瞋了,因此他无法忍。他们如果能生起忍法,我写那么多书出来,也有十来年了,若肯接受我书中的正理而且好好去参,也许都已经破参了,都有般若智慧了。但是瞋心起来时,反正就是要对我骂到底,就是因瞋而障道。有人真的是愚痴,你不断的为他说明:离念灵知五位中必定会间断,所以是生灭的意识心。甚至于用心所法为他说明:离念灵知的心所法与意识心的心所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心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意识。但他们还不信,这叫作痴。
也有人是崇拜名师:“我师父是大法师、大禅师,你不过一个小居士,你懂什么?我师父说能听、能知的离念灵知只要不打妄想,那就是真如心;而这个离念灵知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之性就是佛性,所以六识心的能知、能觉之性就是佛性。我师父讲的绝对没错,你一个小居士,你懂什么?”你再怎么说明,他都不信;你好意把书送给他,希望他发起闻法的般若、观照的般若,但是他根本就不愿意读,不读就没办法救他啦!就好像一位医术很精湛的医师想要救病人,但因为他没有大名气,所以他把药拿给病人,但是病人根本不吃,反而说: “你又不是名医,我为什历吃你的药?”所以免费送上门来的救命药都不要,所以病就好不了,这叫作痴心。总括而言,不能走进正法道场来见道,原因不外贪瞋痴。佛最厉害,都说明清楚了。
能破憍慢心、瞋心和痴心的人就能修忍:能忍世间法,也能忍出世间法。能破掉这三个恶心,就不会在我与我所等法相上面用心。许多人与了义正法不相应,都是因为落在我与我所中。我所就是我的名声、我的名闻、我的利养、我的眷属……等;落在我所上,就与了义法不相应。落在我所中的原因,都是执着于见闻觉知的意识我,舍不掉自我真实的邪见,老是认为见闻觉知的我就是真实心,所以无法像菩萨一样修忍。菩萨修忍,都不在我与我所上面用心,但凡夫们会这样,许多凡夫众生的种性是常,因为还没有修道性、菩萨性、解脱性,我执、我见烦恼很重而无法转变,所以种性是常。凡夫的知见会使他们永远执持着凡夫的知见,在可见的未来数劫中都不可能转变。如果能破掉憍慢心与痴心,凡夫知见就可以舍弃,就能安忍于无我、无我所的正知正见。
可是有许多大法师、大居士们,你向他们说:“你的我与我所的执着怎么都还舍不掉呢?”他们会说:“我都舍掉了啊!”对你坚称说他都已经舍掉了。那你对他说:“离念灵知就是我见的我,就是众生我、就是识阴的我,你要舍掉。”他说:“不!这是真如心,不能舍掉啊!”他把离念灵知抱得紧紧的,正是标准的我见者,却坚持说他已经断我见了。你看,就好像一个愚痴的孩子,他把一个干掉的狗屎当作玩具在玩,你告诉他说:“这是狗屎,应该要丢掉!你应该去找玩具来玩。”他说: “我就已经拿着玩具在玩了,我没有拿狗屎啊!”你跟他说:“你手上拿的不是玩具,是狗屎。”他说:“不!这是玩具,不是狗屎。”现在的大法师们正是这样,所以真的是愚痴、无明。你们要不断的为他们感叹吗?也不需要啦!你再多施设一些方便,让他们十年、三十年后能知道那是狗屎就好了,不需感叹!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本来如是”。如果我见是那么容易断的,那岂不是一般人都已经是初果:初果人满街跑了!但实际上不可能,佛在世时也没有办法做到初果人满街跑,何况是末法时的现在?你们能断我见,觉得很容易,但众生不一定容易;所以未来之世,仍然会继续有很多人坚持离念灵知是真如。由这里就知道:你自己能真实断除我见,远离三缚结,真是弥足珍贵,千万不要轻视这一点,不要妄自菲薄。
“菩萨不观种性常相”,种性是可以改变的,你们以前是凡夫种性,但如今已经不是凡夫种性,也不是无种性人;已经发起菩萨性了,才能信受解脱道之上还有佛菩提道,声闻种性是没有办法信受的。只要声闻种性一日不除,在佛菩提道上永远都会被声闻种性所遮障;所以种性常相,在世间(特别是末法的时代)是很平常的现象。如果有人能像佛这一句话一样作现前观行,破除憍慢、瞋心、痴心,也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确实观行,就可以知道他确实能修忍辱波罗蜜。能这样确实修忍波罗蜜以后,心中自然会生起欢喜心乃至进入初地。                       所谓的极喜地,不是每天手舞足蹈、笑呵呵的样子;极喜是在深沉的心中安住,不形于外的;他只是现前看到自己的般若智慧,竟然世间没有人或只有极少数人能像自己一样生起深妙的法乐。虽然觉得自己在人间很孤独而没有知音,但是心中的喜是永远都不会消失掉的;因为他有般若的智慧,而般若的智慧并不足以使他达到极喜地,还必须有一切种智分证的智慧,才能到达极喜地。可是极喜地的一切种智是要从如来藏所含藏种子的观行实证而来的;离开如来藏种子观行的实证,就不能得到种智,就进不了极喜地。可是这种子观行的智慧,得要有基础;亲证如来藏。若是连如来藏在哪里都不知道,哪有可能证知如来藏的种子?所以入初地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亲证如来藏,再进修相见道位的般若别相智慧,再进修一切种智而发起初分的道种智,才能进入初地。不是每天很欢喜作善事就是初地的欢喜地了。那是愚夫的欢喜,不是初地的极喜。唯有能这样去修观的人,才能真正的修忍辱;真正修忍辱的人才能心得欢喜,才有忍辱也有波罗蜜。
但是,在世间忍中还无法作到时,该怎么办?总得给个方便法,佛就教导我们方便法说:“有世间智慧的人,如果遇到别人恶口骂詈,他心中应该这样想:‘对方骂我的那些字词不是同时出生的’”,譬如大骂:“你是忘八蛋!”忘八是指对方忘了八德,也是无耻的人。他骂我的这五个字又不是五字同时出现,当他骂“你”时,“是忘八蛋”四字还没有出现,那他的骂就与我无关;当他骂“亡心”时并不是在讲我啊!骂的是“忘”啊!“八蛋”也还没有出现,那也与我无关,我何必生气?所以“骂詈五个字不一时生”,没有人骂人时能五个字一起出现,一定都有先后;既然如此,有什么关系?“当第一字出现时,后面的字没有骂出来;当后面的字出现时,前面的字又已经过去了,又不是一时骂我,那怎么叫作骂呢?既不是骂,是什么?是风声!既然是风吹的声音,我何必生气?”还有一个方法,佛说:“他正在骂我,但我只是五阴和合,他骂我时是骂我这个色身;可是我的受想行识,他骂不到,只能骂这个色身。”比如他骂:“你某某是浑蛋!”可是他只能骂到色身,心是骂不到的;即使是觉知心,他也骂不到,“四阴不现则不可骂”,所以他骂到的只是色身,“色身又是十分和合而有,不断的生住异灭,念念生灭不曾停顿过,那他骂的这一剎那的色身?还是下一剎那的色身?当他五个字骂完了,已经不是这一刹那的色身了,而他所骂的前几剎那的色身已经念念生灭而过去了,那就随他去骂吧!”
“而且他不管怎么骂,都只是风出入的气息。”骂的声音从哪里来?是因为嘴巴、舌头、牙齿加上肚子,肚皮吸了气,鼓出来,才有这个骂。 “风气不外两种:一个内,一个外。身外的风一直吹,我都不生气了,何况是人鼓出来的风气,我又何必生气?”既然是内风,我就不必气了。你看!佛陀教了很多忍辱的方法,随便选一样来用都得受用。
“再说世间法上的骂,有两种:一种是真骂,一种是假骂。”真骂是我们做错事了,确实该骂;既然是应该给人家骂的,那就接受了。该被骂而不肯接受,那真是无耻。既然应该给人家骂,那就接受,接受了就没有瞋心生起。“如果是假骂,譬如他骂我是杀人恶犯,可是我没有杀人啊!那他骂的是那个杀人者,是别人,与我无关,我又何必生气?如果我因此而生气,我就和他一样在造恶业,我如果生气、造恶业,会使我坠落三恶道。”瞋心最重的是旁生类的狗,狗最会生气,动不动就要吠人,狗最有瞋心!最爱杀生的人死后就去当猫类众生,猫最爱杀生,当狗则是喜欢生气的人。特别是舍报时,“如果没有智恶,当仇家来到面前当众数落,数落时最可恶的是加油添醋,亡者心中气死了,这一气可就落到三恶道去了。我们何苦那么愚痴?跟随怨家的言语而生气?如果我愚痴的由于这个缘故而生气、坠落三恶道去受苦恼,那就是自己做了瞋的恶业,所以自受苦报。”如果人家骂的是假话、诬赖、栽赃的话,那些栽赃的事情都与我们无关,若是因此而生气堕落三恶道,那可真的是冤枉,可不要去当那个愚痴者:成为自己生气,自己受恶报,反而是与对方无关了!他害死人还不必拿刀,他真聪明,我们为什么偏要当笨人?所以佛说:“一切善恶皆因我身。”如果我们不随着人家的好话、恶话而心动,就不会有恶报在我们身上出现。
所以忍辱总共有两方面:一是世间忍,一是出世间忍。世间忍诸位都知道,可是出世间忍有小乘、大乘的不同。在小乘法来说,能接受五阴的每一阴、十二处、六入(见闻知觉性)、十八界(包括离念灵知的意识界)每一法都是缘生缘灭法,都没有常住不坏性;有这种现观的见地,就是二乘声闻菩提的见道。这个见道有两个道(到):一个是到达的到,一个是菩提道的道,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对于我见断除的正知见已经真实到达了、正确的完成现前观察了,这叫见道。实证就是修道:如何把我所的贪着除掉,对自我的贪着也跟着减少了,薄贪瞋痴了,就是二果;再断五下分结了,五上分结也断了,那就是解脱道的完成,是阿罗汉,这就是二乘法的忍:声闻菩提的忍。
可是二乘法还有一个因缘观,佛世时诸阿罗汉都从佛听闻而观修,能观察生老病死苦。缘觉则是自己有智慧观察:此因为彼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因为生所以有老病死忧悲苦恼,因为有所以生。一直往上推溯:因为无明才会有身口意行出现,有身口意行就会有下一世的名色出现。再一直往上推,推到无明,无明从哪里来?无明总不会凭空无因而生,总不会从虚空生,无明原来是含藏在真识中,是从真识中出生的,所以佛在十因缘法中说无明等法都是:齐识而还,不过彼识。正因为有一个真实心才会有无明存在,虚妄而无自性的无明不可能独自存在,因为无明是与觉知心及意根相应的法,当然是依附于心而存在,不可能独自存在,也不可能是在虚空,那当然是依真识而存在,才会被觉知心及意根所缘而产生流转生死的作用;可是真识在哪里?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菩萨,我是缘觉;但我知道无明了,把无明灭尽了,不再让十二因缘中的识缘名色的六识心再生起了,所以舍寿后宁愿让自己死掉灭失而不再投胎,就出三界生死了!这就是因缘观的忍,是二乘菩提的第二种忍。这种忍很难使凡夫接受,所以才说是忍;不能忍于让自己灭失的人,就是有我而非实证无我的人,就没有二乘菩提的无生忍,一定会再投胎而有世世的生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