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的开示的,佛陀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就是不杀与不盗,接着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语。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众生的眷属,能够保护众生的眷属、保护众生的名誉,让他没有恐惧,这也是施无畏。例如恶口来说,譬如有人喜欢到处张扬别人的过失,如果有人得罪了他,心里就一定会恐怖,因为怕他会四处张扬、编造是非!所以这样的人,每个人对他只有产生一种少得罪为妙,最好赶快远离他,不要跟他来往;因为万一一句话不小心得罪了他,以后就倒霉了。这就是大家对他产生了恐怖跟畏惧。
如果一个人一向不在背后说人是非,善于保护朋友、亲戚、眷属的名誉,大家对他就不会有恐惧心,所以就很喜欢亲近他,这样施无畏的功德就能够成就了。所以身为一个受持戒律的菩萨,这个口业应该要谨慎,少讲是非。为什么杀、盗、淫、妄,对于这个口业,我们在这里要特别稍微多说一点呢?因为杀、盗、淫,我们要持守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的因缘,而且要成就它也必须有比较粗重的一个过程;但是口业的部分,只是嘴上的两片皮,一下子就成就了,所以口业的违犯是非常迅速的。这四种的无畏施—不杀、不盗、不淫、不妄造口业(不妄语)—的受持,也就是一种无畏的布施,这样的布施功德果报都是无量无边的。
另外,不饮酒也是一样可以成就无畏施。因为一个人他如果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种戒,但是对于酒戒他不去摄持,喜欢喝酒而且经常烂醉如泥,这样子会导致他前面的四条戒律都会违犯。而且更因为一个人他喜欢喝酒,所以众生就不可能对他放心;也因为他喜欢喝酒,怕他酒后乱性,所以众生就会想要远离他。所以虽然喝酒只是他个人的一时的行为,但是一喝了酒,就很可能会违反了前面的四种戒律;佛陀就特别遮止这一个戒律,要遮止弟子们喝酒。所以这五种—杀、盗、淫、妄、酒—就是最大的无畏施,如果能够摄持这个五戒,也就成就了一个无畏施的功德。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他如果能够受持五戒的话,我们会觉得这一个人是相当可以信赖,也是相当可以亲近的人。如果这个人在五戒当中,只要有一条戒律是不能持守的,只要有一条戒律是违犯的,例如他很喜欢顺手牵羊,那么对于他其他的四种戒律纵然是持守得很好,别人看到他还是会对他产生隔离的心,会产生畏惧的心;又或者这个人戒律虽然持守得很好,但是心中总是想要侵犯别人的眷属,这样的人虽然他其他的戒律持守得很好,也是无法让人放心的跟他来往。所以这五条戒律可以说是这一个人身成就的基本律仪,一个人能够摄持五戒,就是在行五种无畏施,就是让众生对他这个人身,以及对于他的这个人的格,能够产生信赖感,不会产生怖畏。
所以佛陀说:这五种布施是很容易修行成就,行这五种布施是可以自在无碍,而且行这种布施不会失去财物。是随时随地都在行无畏施,纵然是在睡觉的时候也是在行无畏施,因为睡觉的时候还是有五戒戒体的存在,大家不会担心说:“这个人他在睡觉了,我如果把他吵醒了以后,他等一下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说这五种无畏布施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布施的,所以叫作自在无碍。佛陀就告诉我们,受持这五种戒律,不会失掉任何的财物,而且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如果一个佛弟子离开了这五种的无畏布施,佛陀开示:这样的人不可能证得须陀洹果,当然更不可能证得斯陀含、阿那含以及阿罗汉果,更不可能证得佛菩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