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继续这个子题“菩萨如何自利利他”。上一集已说明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什么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胜?第二个部分、菩萨离开菩提就没有菩提之法道,离开菩提之法道就没有菩提;菩提之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之法道。
接下来 佛又开示:善男子!菩提之法道,包括了学与学果。什么叫作学?就是在佛菩提道中还在进修、学习及熏习,还没有具足成就不退转的学人。什么叫作学果?就是在佛菩提道进修、学习及熏习中,已经有一部分佛法修证成就,得以具足不退转的人。菩萨在第一大阿僧祇劫,无法于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无法于一切时布施、无法于一切众生布施;菩萨在第二大阿僧祇劫,虽然可以于一切有智慧的布施,可是无法于一切时布施、无法于一切众生布施,所以菩萨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布施,名为学。菩萨于第三大阿僧祇劫,于一切能作有智慧的布施、于一切时作布施,于一切众生作布施,名为学果。从 佛的开示可以得到一个重点,那就是学与学果的定义与差别。
如同前面所说,学就是有学,于佛菩提道中还在进修、学习及熏习,还没有具足成就不退转的学人;然而这样的学有下列几种不退转,那就是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谓的信不退就是指一般凡夫,对于 佛的开示有信心,但不是很精进在修行。譬如每周固定的时间到寺院听经,不会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很喜欢听经而已,听经的时候很高兴,所以每周才会不断地听法师讲经,可是回家以后就忘了;像这样对 佛的开示有信心,可是却不会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很精进在修行,名为信不退。然而有一些信不退的菩萨,后来很精进去行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行般若度,去接近真善知识,接受真善知识的教导,来建立自己的佛法正知见。譬如真善知识宣说:所有一切法,包括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乃是藉缘而出生的法,它不是真实法,是虚妄法。于是学人透过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一切法,包括意识在内都是虚妄。
由于学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很详细地观察,确认一切法,包括意识在内都是虚妄的,不再认意识心是常住法,所以断了三缚结,也就是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学人虽然透过四加行将三缚结断了,不再将意识当作真实我,可是他会怀疑:如果一切都是虚妄的,未来将五上分结断了,成了四果的阿罗汉,可以入无余涅槃,岂不是成断灭空?因此缘故,真善知识告诉学人:有一个真实法名为真如,世间所有的一切法,包括意识在内,都是从这个真如出生,所以不是断灭空,还有一个无余涅槃的本际——也就是真如,乃是学人所要亲证的标的。学人听到真善知识这样的说法,以及阅读经典来比对,发现真善知识所说的是如实语,没有欺骗人,于是接受真善知识说法,不仅心安定下来,而且还跟随真善知识修学参禅的正知见。譬如:这个真如的体性是什么、在参禅前应该具备什么样法与次法、又如何去圆满法与次法的条件、参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等等,当这些条件都圆满具足了,真善知识会教导学人如何去参禅,也就是教导学人,要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真如;也就是透过能观的心去寻找,本来就离能所、离觉观的真如。当菩萨因缘成熟时,于一念顷找到一切有情因地的真(音频7;02 多如)——也就是如来藏,再加上诸佛菩萨、真善知识摄受,得以圆满七住位,成为位不退菩萨。如果没有佛菩萨、真善知识摄受,还是会退转佛菩提,不名为位不退菩萨。
正如 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开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这告诉大众真善知识真的很重要,如果学人破参了,没有真善知识摄受,还是会退转于佛菩提。如同经中开示:净目天子法才及舍利弗等人,往昔曾破参过,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摄受,遇到恶因缘而退失佛菩提,成为外道而且无恶不造。当菩萨遇到真善知识摄受,得以明心七住位不退,以禅宗而言就是学果,在此之前名为学。
当菩萨成为佛所说的真实义菩萨以后,接着往眼见佛性迈进,如同明心一样仍然要有真善知识教导,教导眼见佛性、法与次法的内容,教导如何去圆满法与次法的条件。譬如:要有看话头的功夫,要建立眼见佛性的正知见,要有眼见佛性的大福德等。当菩萨很努力、很精进去圆满眼见佛性的条件,于条件圆满时,于一念顷眼见佛性,眼见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成就如幻观,圆满十住位转入十行位中。当菩萨于十行位的真实行快圆满时,得以成就阳焰观,圆满十行位因而转入十回向位。又当菩萨快圆满十回向的法界无量回向时,得以成就如梦观,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因而转入初地通达位修行。菩萨于第一大阿僧祇劫,虽然已有总相智及别相智的般若智慧,可是无法像地上菩萨一样,于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更不用说能够于一切时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了。所以三贤位的菩萨为了圆满地上菩萨于一切有智慧布施的功德,所以往地上菩萨迈进,希望于一切有智慧的布施、于一切时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
当菩萨于第二大阿僧祇劫修行时,面对愚痴的众生,虽然用法布施来利益众生,可是仍然有一些众生不领情,乃至对菩萨无根毁谤。菩萨有时会生起一念退心而不想度众生,导致菩萨行有退,这样的行有退,可能半分钟、一分钟之久。当菩萨于行退时,还是会思惟:要成就佛道、还是要走度众生这条路?如果不度众生成不了佛道。最后菩萨还是打起精神行不再退,继续用法布施来利益众生,继续面对众生的毁谤。像这样的行退,越往上行退的机会越来越少,行退的时间越来越短,一直到七地以后,得以圆满行不退,才不会有行退的现象出现。
又菩萨于二地修增上戒学,于三地修增上心学,于四地、五地、六地不断深观四圣谛、十二因缘、修增上慧学,使得菩萨的智慧越来越胜妙,并于七地满心,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得以圆满第二大阿僧祇劫,因而转入第三大阿僧祇劫。在尚未转入八地修行以前,菩萨虽然已有道种智,可于一切作三乘菩提有智慧的布施,但是无法于一切时布施、无法于一切众生布施,名为学,不名学果。菩萨为了圆满学果的功德,转入八地修行,八地菩萨于念仍然有退,仍然未达最究竟,所以继续修行得以地地增上,使得念不退乃至最后成佛,得以究竟不退。又八地菩萨不仅已有智慧于一切作布施,而且于相于土自在,不须加功用行,只须作意,可以变现定果色来利益众生。也就是由定所变现出来似有物质的东西为众生所受用,所以能够于一切时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既然八地尚且如此,更何况九地、十地菩萨,更能于一切时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因此在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地上菩萨,相对于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萨而言,名为学果,在此之前名为学。
综合上面所说:佛是以修行所需要的时程,来区分学与学果,是用比较宽松的方式来定义;如果用比较严格的方式来定义,已证得自心如来的菩萨,智慧已经到彼岸,可以称为学果,所以相对于前五度而言,前五度名为学,般若度名为学果。由此可知法无定法,端视众生所需,佛才会施设不同阶位说法,以此来摄受不同阶位的众生,让众生可以了知其中差异,而如实修行。同样的道理,佛对菩萨摩诃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出现,一般而言,菩萨摩诃萨是指地上菩萨,是采取比较严格的方式来定义,另一种是指明心的菩萨,以及其以上的菩萨,当然也包括了地上菩萨都称为菩萨摩诃萨,是采取比较宽松的方式来定义。但不论是明心以上的菩萨,或者是地上菩萨,都可以称为菩萨摩诃萨,像这样的说法,端视 世尊当时所面对的菩萨称呼而定。同样的道理,学与学果也可以区分为两种(音频15;49背景有音乐去不掉),第一种、是以前五度与般若度,来区分学与学果,前五度是学,般若度是学果,是用比较严格的方式来定义。第二种、是用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与第三大阿僧祇劫来区分学与学果。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名为学、第三大阿僧祇劫名为学果,是用比较宽松的方式来定义,两者都说得通的。然虽(音频16:28读‘’乃至‘’)如此,两者的内容相差非常大,学人不能因为 佛采用较宽松的标准,就志得意满,像这样的人,就是得少为足的新学菩萨。在佛菩提道的修行中,不是走平坦的道路,而是走比较蜿蜒曲折的道路,成就比较慢 。
接着佛又开示:布施与波罗蜜有四句分别。第一种、对众生有布施,但是没有波罗蜜。是指声闻、缘觉、一切众生、外道异见。譬如:声闻、缘觉虽然对众生有布施,可是他们没有到彼岸。为什么?声闻缘觉将我见、我执、我所执的见惑及思惑断尽,证得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自我消失、愿意将自己的蕴处界消灭,而入无余涅槃,从此不再三界现身意。虽然 佛方便说阿罗汉证涅槃,实际上他们没有证涅槃。为什么?所谓证涅槃是觉知自己存在,而且证明自己是在无余涅槃中,才可以说证涅槃。但是这些阿罗汉,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没有意识来反观自己、没有意识来觉知自己是否在无余涅槃,还能说证涅槃吗?显然没有嘛!只是 佛方便说这些阿罗汉证涅槃,其实他们根本没有证涅槃,也没有到彼岸。既然声闻缘觉没有到彼岸、没有波罗蜜可得,更不用说一切凡夫,以及外道异见有波罗蜜可得。就算一切凡夫外道异见有布施,可是他们连二乘的解脱也没有,又如何能够到达生死的彼岸呢?既然没有到达彼岸,显然他们没有波罗蜜可得,所以说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有布施没有波罗蜜。
第二种、有波罗蜜没有布施。主要是指第一大阿僧祇劫,三贤位的菩萨,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的菩萨。初住到六住的菩萨在外门行六度万行,虽然有布施,可是没有波罗蜜,方便说他们有波罗蜜;明心的菩萨虽然已经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已经有了波罗蜜,可是他们的布施并不是最究竟的。也就是说,明心的菩萨虽然有三施,但都不是最圆满的布施。就算菩萨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布施,佛认定这些菩萨仅有波罗蜜而没有布施。到了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地上菩萨,佛还是认定这些地上菩萨仍然有波罗蜜,但是没有布施,一直要到七地快满心的时候,不得不断尽最后一分思惑,成为七地满心的菩萨以后,佛才认定菩萨有布施有波罗蜜。所以在这个阶段,佛认为第一大阿僧祇劫三贤位的菩萨,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初地到七地未满心的菩萨,虽然有波罗蜜可以到彼岸,可是没有布施。
第三种、有布施有波罗蜜。是指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九地、十地菩萨。八地满心菩萨于相于土自在,可以随时变现定果色来布施众生,可以于一切时布施给众生,何况是九地、十地菩萨更有能力来布施,故说有布施有波罗蜜。
第四种、既没有布施也没有波罗蜜。是指二乘声闻缘觉中还没有证得无学的人,乃至已断五上分结成为阿罗汉,佛仍认为对众生没有布施也没有波罗蜜。从上面的标准来看,佛是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时程为标准来论定,也就是以八地、九地、十地菩萨能够于一切有智慧的布施、于一切时作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为基准,来区分布施与波罗蜜的四句分别。同样的道理,其它五度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与波罗蜜也各有四句分别,也是以第三大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的标准来类推,即可得到其它五度的四句分别,其中最主要差别是在有波罗蜜没有布施这一句而已,其它都是一样。知道这个道理后,就没有任何疑惑了。
最后 佛以这四句分别,来定位学与无学,譬如说:非施非波罗蜜的二乘人,当他们回心到大乘修学时,仍是有学,如果能证得亦施亦波罗蜜的八地无生法忍时,才称为学果。可是二乘人依二乘法而言,只要断尽思惑就可以称为学果,名为无学,这是因为解脱道所说的一切法,到此不用再修学了,可以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中消失不见,所以称为无学;在三果以下仍然称为有学,因为还有解脱道的法义要学,仍然未究竟的缘故,所以无法入无余涅槃,故称有学。
接下来,佛开示其它十种学与学果。第一种学与学果,菩萨为了得尽智与无生智,勤修三十七道品,名为学;菩萨得此二智名为学果。所谓的尽智就是后有永尽的智慧,二乘将见惑、思惑断尽成为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将自己的蕴处界灭尽,入无余涅槃,像这样将三界爱烦恼断尽的智慧,就是尽智,也是《阿含经》所说的解脱。大乘菩萨虽然在初地前,可以将自己的思惑断尽,可是为了无生法忍的智慧,故意留一分思惑润未来生,继续出生五蕴身进修道种智,并于六地满心证得灭尽定,于舍寿时可以入无余涅槃;可是菩萨不愿意入无余涅槃,故意起一分思惑往七地迈进。当菩萨于七地满心时,不得不断尽三界爱的习气种子随眠,因而获得大乘所谓的尽智。由此可知,尽智有三乘的差别,虽然三乘的尽智都是在断尽见惑与思惑,然而菩萨的尽智比二乘的尽智胜妙,因为菩萨断了二乘所不能断的烦恼习气种子随眠。所以 佛在经典曾叙述,有一鸽子飞入舍利弗影子,犹战惧不已,移入佛影,泰然无怖。所谓的无生智,就是有了尽智以后,能够为人宣说不再出生后有的智慧,也是《阿含经》所说的解脱知见。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典故,可以来加以说明。周利盘特伽是一位阿罗汉,本身有尽智,但是没有无生智。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见惑、思惑断尽,可是无法将解脱知见如实宣说。也就是要如何去断见惑、思惑,以及如何断的次第等道理,周利盘特伽无法为人宣说。所以当周利盘特伽受供后,施主请周利盘特伽开示如何断烦恼,周利盘特伽当然无法宣说,只好请舍利弗为施主宣说断烦恼的方法及次第。又三乘的无生智有很大的差异,二乘所观察的对象是蕴处界,所以二乘人为人宣说时,仅能宣说后有不再出生的内涵,这也是六祖慧能所说“将灭止生”的道理。菩萨则不然,所观察的对象是真心如来藏,祂本来就不生,未来也不会灭,证得此智慧名为无生智,与二乘所观察的对象完全不同。由上面说明可知,二乘人有尽智,不一定有无生智,有无生智,一定有尽智,同时具足这两种智慧。这就是佛在《阿含经》的开示:“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第二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够调伏自己的六根,不乱攀缘,进而调伏众生,名为学;如果菩萨自己能解脱,也可以让众生得解脱,名为学果。这里最主要的差别,是在调伏与解脱的不同。调伏是用禅定或者是用智慧将烦恼现行压抑下来,并没有将烦恼断除,犹如以石压草一样,虽然草没有办法长出来,一旦石头移开以后,草还是会生根发芽长出来;解脱则不是,已经将烦恼断除,乃至将烦恼习气种子随眠断除,所以不会有烦恼现行,乃至不会有习气种子随眠出现。
第三种学与学果,就是菩萨为了修集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名为学;唯有菩萨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具足十八不共之法,名为学果。由此可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菩萨,相对于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萨而言,名为学果;可是相对于佛地而言,八地菩萨名为学,佛地名为学果。这可以证明,学与学果都是依当时的情形,作不同施设及比较,最主要就是不让菩萨得少为足,让菩萨依据自己所需,最后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第四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别人而造作种种善业,名为学;菩萨已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别人,名为学果。像这样的学与学果的定义,比以前宽松,函盖面也比较大。如同前一集所说,菩萨摩诃萨有两种:一种采取较宽松的标准,认定明心以上的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另外一种采取较严格的标准,认定初地以上的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同样的道理,学人不应该认为 佛采取较宽松的标准,自己也符合 佛所说的标准,就心满意足,因而懈怠不精进,反而更应该打起精神来,更努力精进修行才是。
第五种学与学果,熏习世间法的人,名为学;已经开始修学三乘菩提出世间法的人,名为学果。这样定义,比第四种学与学果更宽松,由此可知,佛说种种法,都是在鼓励菩萨往大乘法修行,都是为了让众生能够成佛。所以佛在《妙法莲华经》开示:三乘菩提犹如,羊车、鹿车、牛车一样,每一车各有不同的法宝,可以让不同根器的众生各获其所需。可以让二乘人到达解脱的彼岸以后,佛再为二乘人宣说大乘法,告诉二乘人还有羊车、鹿车所没有的大乘法宝牛车,可以让众生随意采集,来庄严自己,未来可以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第六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钱财,名为学;如果菩萨不惜自己的身根及钱财,而且也不惜自己的寿命,名为学果。譬如众生需要菩萨一只手,菩萨就将手布施出去,可是众生需要菩萨的命时,菩萨还没有办法像地上菩萨一样,头目支分都能布施,也没有办法像八地以上菩萨,于一切时布施、于一切众生布施,所以布施仍然未圆满,应该继续去圆满布施才是。
第七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够度化众生,造作人天善业,也就是依止佛法僧三宝来行善,名为学;如果菩萨能够化导众生,修学三乘菩提的无漏业,名为学果。这是因为人天善法是有漏法,不是无漏法,都会消耗殆尽的。佛在《增壹阿含经》曾开示: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尊曾四事供养 灯光如来七万岁,并于 佛般涅槃后,七万岁供养 佛的形像、舍利,并烧香、燃灯、悬缯、幡盖无所乏少,可是所求的都是有漏有为的福德,不求解脱。所以 佛在经中随后开示:“大王当知!尔时所有福德今有遗余耶?莫作是观,如我今日观彼富有,无有毫厘如毛发许。所以然者,生死长远不可称记,于中悉食福尽,无有毫厘许在。”由此可知,不求无漏法,不仅削减自己的福德,而且未来都在漫漫的长夜度过,根本无法出离生死苦。
第八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布施一切钱财给众生,名为学;如果菩萨除了布施钱财外,还会法布施,名为学果。这告诉大众:于布施当中,还要用法布施与众生结缘。譬如蒙山施食,让饥渴的众生饱食后,还会加诵《心经》、往生咒等,以佛法来安置众生,是让众生与佛法结下善缘,未来可以修证佛法。
第九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能破除自己的悭贪与嫉妒心,名为学;如果菩萨能破除自他有情的悭贪与嫉妒心,名为学果。因为悭贪与嫉妒,都是障碍菩萨修学的烦恼,所以菩萨不仅要断除烦恼,而且还要帮助众生断除烦恼。
第十种学与学果,如果菩萨自己受持五根,也就是以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来修行,并且忆念不忘,名为学;如果菩萨不仅自己能够受持五根来修行及忆念,还要教导众生同样受持五根来修行及忆念,名为学果。菩萨受持五根修行,就是要发起五力,也就是要发起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行菩萨道。所以菩萨不仅要发起五力来行菩萨道,也要让众生同样发起五力来行菩萨道。
以上十种学与学果的定义非常广泛,学人不可以只看到文字的表相来论定,而是要依照经文所说的内涵来认定,否则会滋生很多问题,遭人非议,那可就不好了!又这十种学与学果,都有一个共通性,能够利益自己的叫作学;能够自利利他的叫作学果。也就是说,菩萨于佛法有所实证,有了自利也有能力来利益别人,并且在潜移默化利他当中得以修正自己,像这样自利利他的菩萨,才是真正的菩萨。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