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解脱道略讲

十八界法
十八界法包括: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无色根,不是有形色的实物形体。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
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是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了。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
六识中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意根。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
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智慧,由此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
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佛子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真如佛性。
四圣谛
四圣谛者谓:一、苦谛:吾人一期生死中,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等八苦。此八苦则归结为一苦─五蕴炽盛苦,一切苦皆因五蕴炽盛而有故。或云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身受苦、意受苦、服药苦,皆名苦苦。有生必有死,世间一切法终归坏灭,是名坏苦。诸行无常,剎那变易,是名行苦。
苦之现象本来存在,乃是事实,非因假名施设而有。众生不了苦之真义,贪着眷属及五欲等,此等贪着便生诸苦。佛子学佛,不能了知定中定外一切能知能觉之心皆是识蕴,故不离行苦;了了常知之心,虽无妄想语言,仍是念念变易,无常生灭,佛子多半不知此理。若执此心,便致轮回。能了知此者,名为“知苦圣谛”。
二、苦集谛:知苦圣谛后欲得灭苦,应知苦集之真义。苦集者,贪求五尘境,于顺逆境中起诸憎爱,造诸业行,谓身三口四意三。以此集诸异熟果报种子,集诸种子故,复生后有。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恶不善业行,即是聚集未来世再受三恶道五蕴之种子;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善业行而执有为福德善报,则是聚集后世三善道五蕴种子。此二业行,皆名聚集轮回苦种,是名苦集圣谛。
修道之人若未解了定中定外能知之心剎那生灭,复未了知作主之心剎那异缘、念念无常,将此二心内执为我;复以此二妄心无形无相,矫辩为无我空性,不信善知识语,恒执不舍,亦是苦集,名为集“有爱住地烦恼苦”,若不断此恶见,永劫不出轮回。若能了知,名为“知苦集圣谛”。
三、苦集灭谛:知苦集之理后,应知苦灭相。苦灭者,贪爱灭故苦灭。有情贪求五尘境及其所生诸法者,实因贪爱内六根;贪爱内六根者起于执自内我,执自内我者恒执能知能觉之心及作主之心。执知觉作主心故不甘寂寞,时时处于五尘境及其所生诸法中,欲觉知自身所受,欲觉知自心受想。
若于自内我之执受能断之理了知,则知此执受断者不贪觉受,则知不贪觉受者必不着五尘境及定境,则知有情若有灭世贪爱者,想受阴灭,便出三界。知此理者,名为“知苦集灭圣谛”。
四、苦集灭道谛:知苦集灭圣谛后应知苦集灭之道,谓修四念处观、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行此三十七道品,能断苦集。苦集已断则知苦灭,自知不受后有,是名灭苦集之道。
-----平实导师《真实如来藏》
 
解脱道略讲
第一章 解脱道的修证
导致众生生死轮回的原因就是因为众生的一念无明而引起的对三界的渴爱。因为无明,所以众生不知道自我的虚幻性,不知道这个“我”是依赖各种因缘和合而有,总以为自己的这个色身,或以为自己的这个见闻觉知心就是真实的“我”,如是我见使得众生对自我非常得执着。这种自我的执着,又使众生不停地贪着世间的六尘万法,不停地造业。众生的这种自我的执着性以及生前所造的善、恶业、无记业的业种,就会产生“后有”,使人死了以后又去投胎。
解脱道的修证就是要实证无我,断除自我对三界各种有的贪爱。解脱道的行者虽然不知或不能证得法界的实相——真如与佛性,但是他们通过修行能够断除一念无明,舍报后就可以出离生死轮回——取无余涅槃。当然这个无余涅槃与佛地的无住处涅槃有着很大的不同。解脱道的行者想要实证无我,断除一念无明,主要的就是断除身见、我见、我执,身见、我见、我执是一切有情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身见是指众生执着色身为我。我见是指众生以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坚认此意识心为轮回之主体,以为此意识心死后能至来世。解脱道的修证,在断身我见后尚须断我执,我执是指执着意根(大乘佛法称第七识末那识),认定处处作主的意根真实,不想让“意根我”消失掉。准确的说众生对自我的这种执着性,正是由于无始劫以来,意识意根不肯承认自己无实体性,不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造成的。由于意识意根恒常执着自我,于是世世恒有七识现行,是故有生死轮回。那么二乘的声闻、缘觉是如何断除我见我执呢?
1 声闻乘的修证
佛法中的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心中,这六尘、六入会产生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所生出,佛在《阿含经》中说这第八识叫阿赖耶识,是涅槃的本际。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里面并没有常不坏的“我”存在,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无常、空;他如实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无常、空;如实的了知这个见闻觉知的心,也就是识蕴是无常、空,是变异法,他以这个无常空的智慧断了身我见,断了身我见之后再把这个自我的执着修除掉,然后他就成为阿罗汉;成为阿罗汉后,我执断了,三界的贪爱也断了,舍报的时就不再投胎受生,蕴、处、界全部都消失不见了,入了无余涅槃,就完成了声闻乘解脱果的修证。
声闻乘主要是通过听闻佛法而证菩提,利根的声闻人闻佛或圣弟子之音声说法,详述或略述五蕴十二处六入十八界之意涵,即断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阿罗汉;钝根者尚须闻熏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十二因缘之正理,然后付诸于思维及修行,才能得证声闻菩提。
2 缘觉乘的修证
缘觉乘是辟支佛的修法,在无佛住世的时候,世间就会有缘觉,所以缘觉又称为独觉。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解脱果。缘起性空的现观,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无明缘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所产生的业的种子,落谢在自己的阿赖耶识(如来藏)中(行缘识)。当这一生的我们死后,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带着业种再去投胎,阿赖耶识藉着未来父母和合产生的受精卵及母体的营养,又产生了新的生命,名就是意根,色就是受精卵(识缘名色)。当我们在母体中渐渐成长,肌体逐渐成形而后出生时,意根想攀缘外境,就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去感知外境,形成法尘,(名色缘六入),意根通过意识接触到这种种法尘,就以为自己看见,听见,嗅到,尝到,触到了外境(六入缘触),既然以为接触到的外境并以之为实,必定产生种种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触缘受),有了这种种感受,我们必然就会有欢喜贪恋乃至厌恶(受缘爱),起了欢喜贪恋,就想执取自己所喜欢的境界(爱缘取),获取了所贪恋的境界,就去想办法保有这样的境界,不令坏失(取缘有),因为一直想要想求想占有想保持,如此则又种下了来生再次受生的因,所以死后再次在三界出生(有缘生),再次出生就一定会老死,(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此有故彼有,这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过程。缘觉通过现观十二支缘起,实证到所谓的“我”(名色)及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法——都是由于诸缘和合而生,也必然会因诸缘的消散而灭。缘觉实证到“名色”的五蕴中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于是就断了我见。当缘觉断了我见之后就说: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心的行灭了就不会去投胎,不投胎名色就灭了,就不会再有来世的色身及六识;此灭故彼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无明灭了,我执也就断了。这样缘觉舍报后也一样入无余涅槃,不再轮转生死,这是缘觉的解脱果之修证。
缘觉菩提之证得,要皆不依听闻法音而入,是故异于声闻菩提。虽然辟支佛知道有阿赖耶识,但找不到它。所以缘觉所思所观不异声闻菩提之蕴处界空、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十二因缘,然偏于因缘观者多。十二因缘观比起四圣谛、四念处观要来得深细,并且缘觉不由他人教导,自思自观而自觉证,故其智慧大多深利于声闻行者。
第二章 解脱道的证果
解脱道的声闻、缘觉经以上的修证,即可分证解脱。二乘声闻、缘觉所证的解脱即初果至四果所断烦恼。初果所断烦恼为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
1 三缚结所断烦恼,先要断我见,再来断疑见和戒禁取见。断疑见是指由于已断我见故,对于“我”之错误见解,已经了知,无复生疑;亦因断我见故,于诸方大师所说法中,能如实了知他们是否已断我见。断戒禁取见,是指对于外道所施设戒法及禁忌,及所取种种法,皆能了知其为妄想所设,由此不能得解脱。断三缚结,即成初果,名须陀洹。
2 初果由三缚结永断之见地上进修,努力除断五欲(一般指色、声、香、味、触,也指财、色、名、食、睡)之贪爱,虽犹不能即断,而能使令五欲之贪爱转为淡薄,不复转盛,如是名为斯陀含,成二果圣人,是名薄地,薄贪瞋痴。
3 三果所断五下分结者,为初果所断之三缚结,加上二果时所未完全断尽之贪结、瞋结。三果之欲贪永断是指断尽薄地所残余之五欲。三果之断瞋是指于违心境中之微瞋,也已断除而不复现行;更不转生恨、怨、恼等后续心行,是名断瞋。如是断尽五下分结已,为三果圣者,名阿那含。
4 四果所断五上分结,即是欲界爱的结、色界爱的结、无色界爱的结、慢结、掉举结。慢结,谓于任何境界不于众生起慢,名为慢结永断。断掉举之结谓于三界之微细掉举,悉令永断。如是五结永断故,名为阿罗汉、世间应供、杀贼、应仪。
此是声闻乘解脱道断结证果之次第。
第三章 解脱道的两种涅槃
定性声闻缘觉证得解脱果,断尽一切烦恼,舍报后必入涅槃。解脱道的涅槃有二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这里先要说明:二乘无学证得解脱果,舍报后能取涅槃,但是他们不能证得涅槃。
要说明什么是涅槃。先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前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第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这七个识就是所谓的“我”,都是从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生出来的。透过二乘或大乘的见道,把自我的执着消除,认同无我,并依十八界一一现前观察“我”的不真实、虚妄、假合而有性,如实的证知无我,明了就是因为有“我”,才会有生死轮回;如果无“我”,就没有生死轮回,这样就是证得人无我,到临终时,让这个“我”消失掉,不要再投胎,就不会有轮回。自我的执着断除了,舍报之后第八识阿赖耶识渐渐离开身体而不会出生中阴身再去投胎,“我”就消失掉——没有我了。结果是剩下谁呢?剩下“我”背后的那个它,就是“我”的它——阿赖耶识!它没有见闻觉知也不做主,也不会再出生中阴身出现见闻觉知,就这样消失了;因为它无形无色,不会再于三界中出现,这就是涅槃。涅槃就是阿赖耶识。阿罗汉虽然三界烦恼断尽;但当他还没到舍报时,他仍要随分随缘去度众生,仍要受寒风、热苦、饥饿、痛痒、色受想识蕴的行苦……等等,可是对他而言,这不是大苦,名为“微苦所依”,所以叫有余依涅槃;当他舍报时把十八界舍了,这些苦也就舍了,就是无余依涅槃。
所谓的轮回生死,其实是“我”(见闻觉知心和意根)拉着它(阿赖耶识)轮回生死,因为过去世的“我”舍不下自己,所以“我”死了以后,过去世那个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及作主心(意根)的种子又出现中阴身,又去投胎,所以又有今世的生死,虽然“我”有生死,它却没有生死;它本来就是不生不死,本来就是寂灭,离见闻觉知不做主;它本来就是住在涅槃中。说“我”死了取涅槃只是方便说,其实是“我”消失掉变成真实的无我,只剩下它存在而不去投胎住于涅槃之中,可是它也没有取涅槃,因为它本来就是涅槃。涅槃不是修来的,涅槃只是在自我的执着修除掉以后让它显示出来;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涅槃是“所显得”。因此说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并没有证入无余涅槃。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在入涅槃时,这七识心(见闻觉知心及作主心)已经消失了,谁入涅槃呢?没有“人”能入。所以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中也说:“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
因为二乘无学不能证得阿赖耶识(涅槃),对涅槃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当有人问阿罗汉:“你断除了‘我见’‘我执’,将来舍报入无余涅槃时,既然不是觉知心及思量作主的心入住涅槃,涅槃之中没有心行、没有我、没有觉知,我已经不存在了,真实无我;我既然全部断灭了,哪你入涅槃后是不是一切法空?涅槃是不是断灭空?”这时阿罗汉就会舌头打结,说不出话来。所以他必须去请问世尊。当他提出问题之后,世尊就跟他解释:“‘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名色的名是受想行识,识蕴之中共有七个识,七个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这七个识在入无余涅槃时,和五色根及六尘一起全部灭尽,十八界就全部灭尽了,这样一来,名与色也就全部灭尽了;但是名与色全部灭尽之后,并不是断灭空,还有入涅槃前的名色所缘的‘识’独存不灭,它离见闻觉知、从不思量、从来不念一切法、从来无有任何牵挂,就这样寂静无我无行地独自存在,名为无余涅槃,所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阿罗汉听佛解说了以后,就知道无余涅槃里有个实际“识”的存在,不是断灭空,也就安心了。此时的阿罗汉虽然知道这个“识”的存在。但是这个识,它的体性如何,他并不知道,也就无法了解当“我”断灭之后剩下阿赖耶识在涅槃里是什么状态。当他再问佛:“阿赖耶识是什么?”佛说:“你得要修学般若,等我二转法轮再来听。”所以后来佛说般若经。般若经是讲涅槃空性,但二乘人无法证得涅槃,不了解般若,就会以为缘起性空、无常空就是般若。有了这种错误的认知,二乘人如果不回小向大,不证得真如,他就无法了解什么是无余涅槃的本际?不知道在无余涅槃当中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道理其实还是要破参证得阿赖耶识的人才能真正听明白;因为没破参的人一定会跟阿罗汉一样想象涅槃里面是什么,这是想象不出来。
-----《什么是佛法大义——略述三乘菩提的异同》正观师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