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般的人他对于慈悲喜舍的观念,他并不是完全能够有的,所以他还是希望能够赶快初禅以后,然后再去有慈悲喜舍的念头,这跟菩萨法又有一点不太一样;菩萨法是说,反正你在这五浊恶世遇到种种的恶因缘,这恶因缘下众生受到这么多的痛苦,那你是不是可以藉着这样的恶因缘,可以让你奠定好可以往前扩展自己慈悲喜舍的念头,这样将来你要修学禅定,就会变得非常的容易了。菩萨经过这种思量以后,他才知道说,那我要怎么样去让自己的禅定的先前方便能够长养呢?甚至说禅定之后,慈悲喜舍要达到无量,我一样应当让这慈悲喜舍的心能够长养,那我要怎么作呢?这时候 佛陀就告诉我们说:“如果是说有怨恨你的人,你要心里面生起一个平等作意的心意。”这作意就是说:“怨恨的有情他只是诸缘相聚来聚合的,他因为跟我前世、宿世有一些因缘在,所以今世对我不礼貌,甚至不睬理,乃至于说有所怨恨;这样都没有关系,因为每一辈子的因缘都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吗?既然都可以改变了,我一样可以给予他安乐,所以我一样可以作一些事情让他感受到我的诚意;即使是说他放不下自己的瞋恚,那也没有关系,反正我可以不断地作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情,让他可以感觉到说我本身没有恶意、没有念头,我已经跟过去世不一样了,因此他慢慢这一世的念头就会比较轻、比较淡。那如果是他之前跟我的因缘实在是太深了,我也难以处理的话,那怎么办呢?我还是因为可以把他作一分观察,观察说他将来也会因为彼此因缘而继续相会;既然会相会那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作他的小孩,他因为是我的父母,他就疼爱子女的缘故,他就不会来起怨仇,我不用远离这个怨家,而能够当这怨家的眷属,能够彼此就因为家眷的关系,而不再缘起种种寇雠等等的伤害了。”所以怨亲平等,不但是你这一生可以待怨家和亲家相等;而是乃至于说未来世,你可以让你的怨家然后就变成你的亲家。因为你们两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些人,都变成亲属、亲眷,都变成家中的人;这样不就是亲家了吗?
所以接下来就要看自己怎么作?即使能够在一家的家庭中生长在一起,可是彼此之间却不一定能够和乐,所以能不能和乐是自己的问题,不应当来想是其他有情的问题。菩萨应当能够跟众生同事、利行、爱语、布施,能够透过这些种种让居家的人,乃至于怨家都能感到菩萨他有不一样的想法;虽然菩萨跟我之间,当然他会认为是一般人,即使说他这样想,跟我之间有种种的不愉快,但是他毕竟还算是一个好人。所以菩萨就是可以这样来慢慢作,所以应当来观察:“我如果将来彼此作为眷属,那现在我对人家的这些恶念,是不是应当来消除呢?他的恶念、我的恶念是不是应当就此放下呢?”所以应当观察对方是不是有起了一些善行,这些能够让我们的心安止,能够让我们的心得到静虑,将来就可以禅定三昧成就。所以观察怨家以及对怨家的种种想,以及如何调伏自己的念头,对于修慈心来说是很重要的;然后乃至于说,这怨家他受到病苦,菩萨可以前往慰问、问讯以及瞻视,以及给予种种的安慰,这些都无碍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即使对方他生气不想要见你,菩萨也可以方便问候他的家人,不致于说一切的因缘没有办法妥善建立就放弃。因为生死之间以及生死之间所最痛苦的事情,往往就是老、病、死,菩萨能够针对其中的病苦能作探问,将有助于解冤释结。而菩萨在过程中,又可以不断地对诸佛来发起愿力,甚至发起广大愿力:“希望众生的业报在三恶道中的苦,我愿意能够在有能力的时候,能够一切代受;我愿意代替众生一一来受这恶道的苦报,然后我所得到的善果让众生一起来享受、享用,能够受用。”这个就是菩萨的心愿。
菩萨因为这样的发愿力,在佛前勉励自己不断地作这样的发愿,念念不退;所以看待世间的怨家,他会慢慢能够露出笑容,他想:“将来我一样可以度化你,将来你的脾气就不会这么大了;我可以看到你的未来,将来会因为佛光普照而得到心意解脱;到时候你再想起你对我的怨恨,你一定会哑然失笑!”菩萨想一想了以后,就可以心里面安住,他想未来百千亿劫以后,一切的这些不顺遂的事情,全部都能够转为顺遂,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都不再长养。因此大家都可以在静虑中得到禅定三昧成就,将来以这样不可思议的禅定三昧力,可以作为修学一切诸法的善法成就;可以获得一切种智,将如来藏一切种子的功能体性一切一一亲证。就是因为有现在修学的三昧力,那一切的导因就是因为我今生能够对我的怨家示以宽大的怀抱,不再念念在对方的恶,所以我不念旧恶,也不念新恶,也不念未来的恶;为什么?我不起恶念,也不在意对方的恶念,我能够方便修养我的慈善之心,等到有因缘的时候,我广大威德力将来可以破除众生种种的恶业;而且可以降伏我自己的骄慢之心,我能够真正地修持忍----安忍、忍辱种种一切忍,都是因为这个定三昧,以及慧三昧可以成就。
所以我不断熏习正法,不断知道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的道理;知道一切都是因缘假合,一切无有实际,唯有此如来藏心亘古不移。所以菩萨于此而看一切有情都与我相同,都有此如来藏一切平等;一切众生、飞禽走兽,乃至于一切蝼蚁都有此如来藏,不会因为它这生的报躯何在,它就没有这个真心。既然有这个真心,就应当修学来成就一切种智;所以尽未来际,即使是哪一位有情所受的苦非常的严重,菩萨也愿意在这个难忍可忍的情况下,都愿意施以救度。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127集 禅定波罗蜜(下)> 正益老师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 <第127集 禅定波罗蜜(下)> 正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