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误会中观、唯识之举例

(一)误会中观之举例
自古及今,每有“大师”在未证实相中观之前,以自己曲解的“中观”来批判唯识,认为唯识讲“有”不究竟,而中观讲“毕竟空”,方是究竟。然若问其何为中观时,不是现观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所具有的八不中道体性(中道观行),而是将三界万法所具有的“无常空”、“一切法空”、“缘起性空”的性质当作是“中观”。如是误会,略举例说明。
1、误会的“一切法空”
(1 )一切法之内涵
在《阿含》诸经里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界生灭法,而在大乘经典里对一切法的定义又有所不同,譬如《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言:
“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
故佛经中的名词概念在不同的经文里有不同的内涵,“一切法”(“诸法”、“万法”)有时候既包含三界一切法,也包含出三界之法身(第八识如来藏),有时候仅仅是指三界的一切法,而不包含出三界的法身如来藏。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佛言:
“我法身者,清净无比,种种妙相,无量智慧,无量自在,无量功德,难可思议,一切众生,皆蒙利益,百千万劫,说不能尽。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
《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也就是站在第八识的角度来看,蕴处界等一切法皆因第八识而有,从属于第八识,且第八识和蕴处界诸法非一非异,故名“一切法皆是佛法”。《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载: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以何缘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觉。”(须菩提)又问:“云何如佛智所觉?”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后亦如是,不离‘如’故,是以说言如佛智所觉。”
一切法不离“如”(第八识真如)故,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就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尔则破戒、邪教也都成了佛法了。同理,《维摩诘经》言“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也是这个道理,“淫怒痴”之“性”即是第八识所具有的成就染净诸法的功能性,以第八识本身是自性清净心,即是涅槃,故言“淫怒痴性”也是解脱。这也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不能以为通过杀生、邪淫也能解脱。故读经须要解经,理解经文的真实义理,不能望文生义。
(2)“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说法
如上文所述,一切法空,或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佛第二转法轮所说法,是不了义的说法,其中隐含密义需要进一步解说出来,故佛陀第三次转法轮时才将“一切法空”的密义——有不空之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揭示出来。
(3)第八识法身如来藏具有非空非有之中道体性,既有“空”(非有)的一面,也有“不空”(非空)的一面
第八识有真实体——不空的一面。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地藏菩萨云:
“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法身如来既然是“不空”,为什么说是“空”,《央掘魔罗经》卷二,央掘魔罗菩萨说偈言:
“解脱实不空,而作极空想……见于空法已,不空亦谓空,有异法是空,有异法不空……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指法身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蕴),是故说名空。”
复如《大般涅槃经》卷五,佛赞迦叶言:
“若言空者则不得有(法身之)常乐我净。若言(法身)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片面地)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法身)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法身离)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法身)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
可见,如来法身实不空,但是因为远离一切烦恼、离一切有为之相,故说名为空,“空”的是烦恼与有为之相,并非法身无真实体。
(4)只见“空”不见“不空”,不能成就中道观行,故非中观
中观是中道观行之意,现观第八识法身如来藏双具“空”和“不空”的中道体性,即是中观。若只见空,不见不空,不是中道,见“空”与“不空”才是不落两边之中道观行。譬如《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佛言:
“善男子!佛性者(此处的佛性是法身如来藏之意)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落在)空(见)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法身)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法身)。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异,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
故执一切法空,不见不空,并非中道!
2、误会的“缘起性空”
(1)缘起性空之内涵
缘起性空包括缘起与性空两个部分,缘起是说三界的一切事物——众生的五蕴的身心、宇宙器世间,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和合而成的五蕴身心、宇宙器世间其性本空,无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必然会因诸缘的消散而坏灭。
(2)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并非缘起法
若佛菩萨的经论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法”,这里的“一切法”是不包括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因为第八识是本来而有的法,不是缘起法。如《大乘密严经》卷中,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
“诸仁者!一切众生(之)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
第八识如来藏是“本来而有”的真实法,非因缘所生的法。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佛云: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第八识),体是真实,名为涅槃。”
可见,有法——第八识如来藏法身能不依赖任何因缘而能存在——自在,不是缘起法。
亦有经论谓“若见缘起,即是见佛”。这里所说的缘起是指赖耶缘起,以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三界一切法皆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根本因才得以出生、存在、消亡,若证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即是见“佛”——见到无形无相的自性佛、法身佛。
缘起性空的内涵是可以意识思维的,如理思维过后,就理解掌握了,但是第八识——第一义空,非断非常,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无法以意识思维,唯证乃知。故缘起性空非第一义,非中道。
3、假必依实
佛于三乘诸经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者,皆有一大前提——依不生不灭之第八识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四《阿含》诸经中,依涅槃之“本际、实际、识”,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于般若系诸经中,依“诸法实相、真如、法身、法性、非心心、无住心”等,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唯识系诸经中,则依第八识常住不灭而说万法唯识、三界唯心。若离不生不灭之第八识而说“无常空”、“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即成为无因论、断灭空。假必依实,譬如若无常住法(第八识),则不应有轮回现象;若承认有轮回,则必定要承认有常住法的存在。例如说某一众生上一世为牛,这一世作马,来世成人,就已经承认该众生有常住法(第八识)的存在,依此常住法才能说该众生过去世是牛、现在世是马、未来世是人。若无常住法连结三世,则该众生的过去(牛)、现在(马)、未来(人)即成毫无关联、各自独立的个体,哪里还谈得上轮回呢?
4、《中论》的宗旨
中观的根本论著是《中论》,《中论》虽然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名词,却是以指出错误知见的方式来间接地显现第八识所具有的中道体性。《中论》中虽已处处说有空性(如来藏)的存在,但是自古及今部分不明此理之佛教学者,却认为《中论》只是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如古印度应成派“中观”误认为世俗谛与胜义谛皆无自性,否认有任何真实法、常住法的存在。因此,古印度应成派“中观”本身无法成立自宗的宗旨,唯能以误会了的“一切法空”、“缘起性空”来批判他宗——“不立自宗,专破他宗”(若究其实,应成派已经建立了“一切法空”、“一法不立”的主张而破他宗了,并非真的不立自宗)。
(二)误会唯识之举例
学人误会唯识,主要有如下几种。
1、有人以为佛陀初转法轮未说第八识,第八识是后人编造的
这种观点古印度亦有之。其实在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说到第八识,如无著菩萨于《摄大乘论》卷上言: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增一阿含经》)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
可见所谓的“原始佛教”——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密义说有第八识阿赖耶识,但是因时机不成熟,世尊没有将第八识的体性展开。在《阿含》诸经,更多的地方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词,而是用“如”、“识”、“入胎识”、“本际”、“涅槃”等名词,其实都是指第八识。如《长阿含经》卷十之《大缘方便经》载,佛言:
“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阿难)答曰:‘无也。’”
此处能入母胎的“识”,即是唯识所说“去后来先作主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意识不能入胎,《杂阿含经》卷九,佛告比丘“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意根)、法(法尘)因缘生故”。在受精卵阶段,没有五根,便没有六入,无六入便无识蕴的现起,故受精卵没有意识,更不存在意识能入胎的说法,此能入胎的“识”当然是指第八识。
2、误会阿赖耶识不存在,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
依佛教教理第八识阿赖耶识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第八识是真实存在、可证的法,如《华严经》(四十卷本)卷六,佛言:
“诸佛菩萨自证悟(阿赖耶识)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
《大乘密严经》卷下,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众言:
“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
《成唯识论》卷三,亦如是说:
“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
可见阿赖耶识如来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是真实可证的法,实证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也即大乘的见道。
如是误会第七、第八识只是一个名词概念者,主要是古印度的应成派“中观见”。该派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的存在,认为有情只有六识,将佛教所说的“万法唯识”的“识”局限于六识之内。第七识末那识即是十八界所说之意根,若无意根末那识,意识也不会存在(意根、法尘因缘意识生故),则整个十八界法将无从成立。如果只有六识,那么人死后,肉体、六识灭了以后,若无第七识、第八识连接前后世,不就是人死如灯灭了么?若无第八识住于无余涅槃中,那么阿罗汉舍报取无余涅槃以后不就成为断灭了么?若无第八识又如何有变易生死呢?若第七、第八识的法完全是想象出来的,并不存在,也不可证,若佛第三次转法轮都是在说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龟毛兔角,那么佛辛辛苦苦所说的唯识经典皆成戏论了。复次,若不实证“万法唯识”,现观三界一切法皆第八识所生所显,只是在意识心中思维、认定“一切法空”,无论思维的多么深入,认定的多么坚决,都无法真正地破除法执,尚不证法界实相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