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去了一趟新加坡,算是第二次到新加坡,但这次纯粹是去玩的。
早就听说素食在新加坡很普遍,这次可真是眼见为实。
朋友Cindy特地请假半天去机场接我,在旅馆安顿下来后,她带我去她的母校南洋理工大学(NTU)参观。理工大学校园很美丽,没有围墙,除了建筑外,只见一片绿油油的天地,夹杂着一些叫不出名的热带植物。走在郁郁葱葱的校园,像是置身于热带园林。校园内每栋建筑之间均设有玻璃屋顶的走廊,而且延伸到校园各个主要角落。这样无论是下雨天还是艳阳天,都可以不带伞在校园里自由走动、跑步。
走了一会,不觉有点饥肠辘辘。Cindy说,理工大学的每个食堂均有素食摊位。于是,我们走进了一个就近的食堂。这里的食堂跟国内的大学不同,食堂内有十几个自助摊位,分别由不同的业主经营。我们走进一个素食自助餐摊位,摊位窗口摆了十几盘的样菜,琳琅满目,一看就觉得很有食欲。我点了糙米饭、油焖豆腐及两样蔬菜。我在家里基本上都是吃糙米,但还是觉得这里的糙米饭好吃、有点嚼劲又不太硬,估计是泰国进口的大米,质量好。油焖豆腐油而不腻,很下饭。蔬菜呢,很可口香脆,蘸些咖喱酱之类的调料,吃起来别有风味。想起北大素食窗口的饭菜,既油又咸,让我这南蛮子实在难以下咽。Cindy埋的单,记得一个人大概是3新币,折合人民币大约15元。这样的素菜,有点象上海枣子树的套餐。我想,这样的价位,即便是在国内,工薪、白领阶层应该能接受。
其实我对新加坡素食并不陌生。记得三年前,朋友请我们到上海浦东八佰伴美食中心的一家素食馆吃饭,由新加坡大厨掌勺,三十几道菜,道道精致可口,美轮美奂,至今口齿留香。两年前厦门马可波罗酒店举办新加坡素食推介会,几位美食家朋友慕名前去品尝,个个赞不绝口。
这次我单独出门,到有档次的餐厅饕餮一番自然无缘,但能零距离接触到大众化的新加坡素食,给我留下了别样的感受。Cindy说第二天要上班不能陪我了,给我一张早准备好的地铁卡,说我可以随便走走,走到哪都可以在每个社区的FOODCENTER找到素食摊位,要注意的是,有些一惯道道亲开的素食摊位有些菜可能会含蛋。
我下榻在PasirRis的CostaSandsResort(DowntownEast)。一大早坐地铁到阿裕尼(Aljunied),逛了超市和社区图书馆。超市里素食成品琳琅满目,热带水果各式各样,让人垂涎。要不是还有几段旅程,我恐怕会把旅行袋装满。在安静的社区图书馆挑选了几本国内看不到的书籍,随便浏览,权当休息。
中午时分,从图书馆出来,抬头看到不远处的FOODCENTER。头尾走个遍,发现有三个素食摊位,上面标有中文“斋”字及英文“vegetarian”。挑了一个较安静的摊位,点了跟昨晚差不多一样的饭菜:糙米饭、叉烧及青菜。倒不是我情有独钟,只不过想比较一下口味。饭菜同样清香可口,酱料也是饶有风味,价位照样不相上下。但我感觉没吃饱,只好又花半个新币点了一份西兰花。看来无论在哪儿,校园的东西就是实惠。
下午去小中心,一路上看到好几家素食餐厅,规模都不算大。居然有一家叫“普陀素食”,不知跟“南普陀素食馆”有何渊源?素食的概念在新加坡很普遍,这里华人拜佛求道的不少,很多人要么初一十五吃斋,要么吃早斋、长斋。还有相当一部分印度人口,多数奉印度教而持素,很多印度人喜欢华人的素食。到素食摊位来吃的,有信佛的老太太,有为了健康而茹素的年轻白领,还有背着大背包漫游世界的欧美年轻人。在新加坡,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在不远处找到素食。
写到这里,心里很感慨,要是国内的素食哪天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那该有多好啊!
听Cindy说这里的榴莲不是一般的好吃。榴莲是我的最爱,我当然是不会错过。傍晚时分,特地找到卖榴莲的摊位,让店主帮忙选了一个。皮薄肉多,吃起来果然跟国内买到的泰国榴莲不同,味道不重且较清香,质地较细腻,建议被泰国榴莲味道吓跑的人士可以试试。
晚上本来跟Cindy约好,等她下班一块吃饭。不巧的是,她开会开到快九点才赶到。她觉得不好意思,赶紧带我去一家有名的小吃店吃laksa(拉沙),一种汤汁混合椰浆的当地素食小吃,她说非常好吃,又有特色。可是等我们赶到时,已经打烊了。看来这个愿望只好留着下次来实现喽。
下次再去,其实我还有另外两个愿望。其一是到FortuneCentre餐厅品尝一下新加坡独特的美食,以满足一下念念不忘正宗新加坡素菜的食蕾。听说那里有风靡新加坡的几道小吃:斋啰口惹(VegetarianRojak)、啰口惹薄饼(RojakPopiah)、豆干包(TauKwaPau)及炒豆干(TahuGoreng)。FortuneCentre最近刚被“善待动物组织”评上亚洲十佳素食者餐厅之一。
其二就是要去免费大食堂——“居士林”白吃白喝。据悉,“居士林”每天免费向公众供应早、午、晚三餐和下午茶。一年365天,天天都有上千人前来就餐,历经70年风雨不改。打工族、上班族、出租汽车司机、学校师生、一般市民,不管是诚心拜佛,还是路过休息;不管是参观访问,还是特意吃饭;不分贫富贵贱,不管宗教种族,也不需要任何证件手续,都可以享用。听说每逢周末,就餐者多达五六千人。初来新加坡的人,诧异很少见到乞丐,以为是新加坡经济发达所致。其实某种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居士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居士林”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政府减少、防范了罪案的发生。
近十几年来,国内一些沿海城市的建设借鉴了很多新加坡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目前我居住的城市,简直是新加坡的翻版。我想,要是政府能更进一步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更注重内涵的学习,让人民不但能得以生存,而且能安居乐业,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