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宝宝素食网

素食
资讯门户网站

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自随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楞严经》卷三)
讲记:佛陀接着说:「应当要知道这个嗅闻性,不是从通与塞二个法中生出来的;也不是从鼻根中出生的,更不是从虚空中出生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嗅闻性是从通而来,当鼻子塞住不通的时候,应该就没有鼻入也没有嗅闻之性了,那又怎能知道此时鼻子被塞住了?而且嗅闻性在鼻子被塞住时也应该同时消失掉了,但是后来鼻子能通时,为什么又可以嗅闻种种香尘呢?」应该是后来鼻通时也不会有嗅闻性存在而不能再嗅闻到香臭才对啊!但是,因通而有的嗅闻性,当塞住鼻子时其实并没有消失,所以还能知道鼻子被塞住了;因此后来鼻子通了以后,就能再嗅闻香臭了!
「假使鼻入是因通而有,后来塞住时就不该还有嗅闻性了,嗅闻性已经消失了;那么后来鼻子又通了,嗅闻性既然已经不在了,就应该是无法再嗅闻香臭才对,那你阿难后来怎么还能了知香臭等触呢?」换句话说,鼻入的嗅闻性并不是从通或者从塞出生的,其实通塞及鼻根、香尘,都只是鼻入嗅闻性的藉缘而已,嗅闻性其实是从如来藏心中,由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来出生的;因为嗅闻性是鼻识的功能,而鼻识是从如来藏中出生的;鼻识出生以后,鼻识的功能就会从如来藏心中,借着妙真如性的运作而产生了,这才是鼻入嗅闻性的根本出生处。鼻识的功能就是觉知香臭等触觉,而鼻识是由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所出生的,当然都应该归摄到如来藏心的妙真如性中;因为鼻识以及祂的嗅闻性,无法归还到任何一个所缘法中,只能归还到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中。
世尊又向阿难开示说:「鼻入的嗅闻性若是由鼻根所出生的,那么鼻根自己就能自主而不会被通塞所钳制,可以自己决定远离通塞而仍然可以拥有嗅闻性,那么大众也就不必借着通塞之相来嗅闻了。」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由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嗅闻性不是从鼻根而生,而是以鼻根及通塞、香尘为缘,然后才能从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中出生的,「所以说,像这样的嗅闻性本身,其实没有自己本住不坏的自性。」假使鼻入的嗅闻性是有自性的─鼻入的嗅闻性是法尔而有、自己常住而不必依缘存在的─那根本就不需要有通塞之相,自然就可以闻见各种香尘的了,当然是不需要藉呼吸鼻入来了别香尘的,应该是自己不在通塞二相之中就可以闻见香臭了,而鼻识也是可以自己单独存在而不必依靠鼻根、通塞、香尘等法才能出生。
所以说,鼻识的嗅闻性确实没有真实的自体性,必须借着种种的因缘假合才会出生及存在,所以 世尊才会这么说:「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一切人读经时都不应该从这里断句取义,只取后两句「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却舍弃了前一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就举出这两句经文来强词夺理。世尊明明是先说「是故当知鼻入虚妄」,然后才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意思当然是回归前面所说的「云何当知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来说的。所以鼻入的嗅闻性没有自性,是无常生灭法,不是常住法的佛性;而是要汇归到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中,是由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借着自己所生的鼻根、香尘,并且藉通塞二相为因缘,才能自然出生鼻入的嗅闻性的。懂这个道理的人,当然应该知道鼻入以及嗅闻性是虚妄的,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所出生的。
大陆所谓八大修行人中的元音老人和徐恒志两位师兄弟,他们派下的徒众们总是主张:「我们能见之性、能知觉性,在《楞严经》中有讲过,而且讲得很清楚,『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当然是真实体,这就是常住不坏的佛性。」他们也在书中这样说。这不但是断章取义,而且是断句取义,把完整的一句话拆开而单取其中的两句话来用(注:句号之前的文字都属于同一句,不该拆解而独取其中的字句,应该完整地引用)。如今我们完整地说明 世尊的开示,远离断章取义、断句取义,就显出 世尊所说「鼻入嗅闻性虚妄」而且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真义了。所以,六识的自性都没有真实体性,都是虚妄法,唯有如来藏心体以及祂的妙真如性才是有常住自性的佛性。
 
-----平实导师《楞严经讲记(第四辑)》卷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