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泰国,你会想到什么?是美丽的热带风景、高塔林立的古城遗迹,又或是好客当地人的微笑?
你是否知道,泰国的素食传统,与我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泰国素食有何独特之处?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包容与圆融。
这里的素食,有植根于南传佛教的传统与变化,有来自华人移民的文化交融,也有效仿欧美的时尚风潮。
但无论源自何方,素食主义都被内化了,变成一个温柔而奇异的景观。在这里,素食博主展示素食的健康与美味,而不是向大众展示“肉食的真相”。
下面,世界素览将向大家更详细地介绍泰国的素食主义。
断肉(มังสวิรัติ)
在泰语里,有三个词与素食相关,分别是“มังสวิรัติ”(mangsawirat)、“เจ”(jay)和“วีแกน”(wigan)。
“มังสวิรัติ”(mangsawirat),相当于最普通、宽泛的“素食”(vegetarian)。只是单纯的“不吃肉”,但包括蛋奶,有时甚至可能接受鱼露、之类的海鲜制品。
这个词汇来自南传佛教的经典语言——巴利语,最终来自两个梵语词根māṃsa(肉)和virati(离)。
南传佛教允许出家人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虽然戒律并无素食要求,但在巴利经典中,也记载过有关出家人是否要素食的思辨。
当然,也有些南传佛教的修行者与信徒,出于慈悲目的,自发断肉。
在泰国西南山区,有一个少数民族的素食社区——克伦族“Phra Bat Huay Tom”社区。
在古代,这些山地居民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传法僧不仅为这里带来了巴利三藏,也带来了农业。山民们改变了生活方式,既不再狩猎,也不豢养家畜,而是遵循上师的教导,受戒吃素,与自然更和谐地相处。
对他们来说,素食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与生俱来的习惯。
斋(เจ)
“เจ”(jay),来自潮州话,即“斋”。
或许你会感到吃惊——想在泰国吃到纯净素,并不困难。由于潮汕等地华人移民的影响,大部分泰国人知道“斋”是最严格的素食,不含蛋奶和刺激性的植物。
在泰国历史上,曾有一位中泰混血将军“郑信”击退了缅甸的入侵,结束了群雄争霸的乱世,加冕为王。
在其主政时期,为了恢复生产,泰国鼓励外来移民。郑信祖上来自潮汕,再加上当时海路较为方便,大量潮汕移民涌入泰国,也带来了“斋”的概念。据说,目前有约10%左右的泰国人有华人血统。
今天的泰国还有一个盛大的素食节——九皇斋节,在每年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
据说,九皇斋节最初由闽南移民带到泰国普吉岛,为马六甲地区(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海峡华人共同庆祝。由于节日影响力不断扩大,当地的泰人也会参与这场素食狂欢。
在节日期间,曼谷四处飘荡着黄色的“斋”旗,在唐人街,华人换上了白衣。沿街有游神活动。信徒们吃斋念佛,以求净化身心。
今年的九皇斋节在10月3日至10月11日期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关注哦!
纯素(วีแกน)
“วีแกน”(wigan),来自英语Vegan(纯素)。这是一种严格的素食,不仅不吃蛋奶蜜等动物来源成分,还在其他领域也拒绝动物制品。如动物皮草、动物化妆品等。
近代以来,泰国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不断西化。在曼谷等大城市,Vegan也比较流行了。
目前,曼谷被happy cow 评为2024年全球素食友好城市第9名。据不完全统计,当地有145 家素食企业(包括非餐厅企业类型,如商店、面包店、咖啡馆、民宿等)和 588 条素食友好型餐厅。
但素食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西方迥异——他们走了一条更接近“非暴力”的路线。
在西方,大众对Vegan可能带有一种更消极的刻板印象,即不厌其烦地宣传素食主义、羞辱非素食者,并在空闲时间聚集在屠宰场抗议。
而在泰国,纯素食者被视为身材苗条的健身或美食博主,吃着昂贵的牛油果吐司和巴西莓碗。
泰国号称“微笑之国”。他们的文化底色中,有一种“非对抗性”,或者说圆融。
他们在传播素食时,更倾向于展示真实的素食美味、素食者健康苗条的状态,而不是让受众直面“屠宰的真相”。
在历史上,泰国是东南亚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完全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他们在当代也像日本一样保留了君主制。
避免对抗,是这个民族的生存智慧,也让新旧交替,以一种更微妙的方式演进。
对于东方世界的素食主义来说,圆融与包容,或许正是一把开启绿色之门的玉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