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达多太子出世之前,人世间是纯然没有佛法、没有菩萨的吗?一定不是嘛!在 世尊出世之前,世尊与有缘的弟子们会先将这个地方,也就是印度跟世尊未来弘法有关的地区,好好地作准备,作一番改造,将这些地方建造成 世尊能够来下生弘法的条件。不论是在人心、文化、道德、世间的果报等等,必须要将一切的化缘都先准备妥当,这样子 世尊下生人间的因缘才能成熟。所以有无数的菩萨,包括了来自于天界的护法神等等,在 世尊下生之前他们先来到人间。如同佛所传授的这个五个阶段的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提乘,在 世尊下生之前,此地的众生普遍的程度,必须是已经多所熏习了这样子五乘教法的内容。虽然在 佛陀出生前的千百年当中,并没有佛教、佛法这个名词;但是呢,五乘的佛法当中实际上的内容,早已经传遍了本地、深植人心。
也因此在文化的考证上,许多现代的学者认为:佛教的出现,不过是继承与整理了原来就已经非常多元的印度文化而己。大部分欧美的学者都同意。在佛教中主要所出现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之前的印度文化,例如雅利安的吠陀文化或者是传统土著的文化当中找到。他们甚至认为:释迦牟尼佛也只是在固有的印度文化基础上,再予以开创出另一条路。这样子的说法,听在佛教徒的耳朵里可能会有一点不能接受,但这种说法倒也不是完全的错误。
大家都知道,只有 佛陀是真正能够离开三界轮回的觉者,其他的宗教最多只能使众生向上提升。例如,从人的境界提升到欲界天,或者由欲界的境界提升到色界天,或者从色界天提升到无色界的境界。这一些就是人乘与天乘的教法,它们没有办法让我们离开三界。而这些人天乘的教法,在佛陀降生到人间之前,就已经非常广泛地在印度文化中传播了开来;当然,这也是 释迦牟尼佛和佛弟子们的佛行事业的一部分,也就是必须要在 佛下生之前,把这个地方的文化程度、福德的层次,提升到可以直接接受佛法教化。实际上,就是这一些久学的菩萨们不断地往生到这个地方来,在 佛陀正式下生之前,把这个地方改造、经营成为适合 佛陀来成佛的世界。所以,有太多太多的菩萨们,不一定是以佛弟子的表相,有的时候呢他们会扮演成各种的外道,其实都是在为未来佛的下生作准备,广泛地将人天乘的观念弘传于印度。所以,包括像是二乘佛法的内容,与大乘菩提道的修行法门等等,在 世尊下降之前,其实都已经零散地、片断地在印度文化中流行了起来。乃至于在雅利安人还没有进到印度之前,这块地方就已经是哲学的国度,雅利安人加入后,更是增加了它的广度与深度。这些都是为了迎接即将下生的 佛陀,让众生在一世又一世当中,能够广泛地熏习各种世间与出世间的教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当中,才能够自我理解到,唯有 佛陀的教法,才能让人离开轮回、离苦得乐。
所以,印度虽然是地球上四大文明之一,但是印度文化非常特殊的一点就是:它从一开始追求的就是宗教的义理与解脱的实证。在 佛陀下生之前,印度文化呢由两个主要的这个Valna——次文化——所融合而成的,一个是原住民的达罗毗荼文化,另一个则是后来才加进来的这个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化。有趣的是,这两支文化当中都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修行至上。例如,印度的圣雄甘地曾经自豪地说过:“印度的文化只有三样要素,那就是:一、耕田的犁耙,二、手工的纺织机,三、印度的哲学。”也就是说,除了世间物质的文化之外,印度的哲学可以说统统都是宗教的哲学。包括甘地先生本人,他的晚年也几乎都是在修道院里面度过。
传统的印度吠陀文化,认为人活着的目的有四个,叫作法、欲、利、解脱;也就是,道德的养成,世间的享受,对政治经济上的义务,至于在完成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责任之后,一个人最终的归宿,就是应该要解脱于这个世界,解脱于世间的诸法。所以,一段完美的人生要分成四个阶段,这个就是在印度教、婆罗门教里面所说的四行期:一、梵行期,年轻的时候应该追随一位好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二、家居期,学成了、成年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结婚、生子,尽家庭的义务;三、林栖期,等到儿子长大了可以继承家业了,就把家务财产全部交给儿子,自己呢和老伴出家到森林里面去修行,从事宗教的修持;第四、遁世期,修行到一个阶段以后,就出外四处游方,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最后呢走到哪里就死在那里,如同飞鸟一般。以上就是吠陀文化也就是婆罗门教完美的人生。
所以呢,各位就可以了解,当时古印度的文化,是与我们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的;印度文化自古以来就认为,人生究竟的、也是每一个人终极的目标就是宗教,就是要得到解脱。例如在三、四千年前的印度,雅利安人还没有进入印度的时候,当时印度的土著就认为,修学禅定、静虑,是每一个印度人都必须要知道、去作的实修方法。乃至于当时乡下的农民,例如当时的这个哈拉巴文化里面的这一些这个宗教的拥护者,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文化当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也找不到有第二个文化,表现出所有的这个人类对于哲学、对于宗教的渴仰。
大家可以想一想,这种特殊的情况是偶然发生的呢,还是 佛所安排让所有有缘的佛弟子一起聚集到这一边,然后等待 佛亲自来人间摄受他们学习正法的情况呢?不要忘记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偶然的事件,每一件人、事、物,都是如是的因,如是的缘,然后有如是的果报的。
那么这一些菩萨们,这一些与 佛有缘的众生们,他们在 佛之前,成群结队地来到这个世间,为 佛即将下降作好一切的准备。不但将人天乘教法、二乘佛法、大乘的佛法,其实它的实质已经被这一些菩萨们或多或少零碎地传授给印度的人们;包括其中最重要的一大事因缘,也就是真如如来藏的教法,也已经开始被他们所传授。
在 世尊降生之前的千百年中,与 世尊有缘的众生们,会被 世尊的威德力感召到这个世界,共同为 世尊降生前作准备;也就是,让印度社会成为一个以追求解脱为目标,宗教修行为至上的一个这样的社会文化。并且,大家等待 世尊下生的这一些有缘的弟子们,在 世尊降生前的几千年就已经来到了人间,在人间以五乘佛法的内容开始教化众生;除了佛法的基本道理之外,特别是人天乘的教法,以各种外道的表相,传授人乘和天乘的道理。他们共同的特性是讲因果,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人就要多行善,广泛地累积福德,才会有快乐自在的人生,所以要持守五戒十善。
我们会发现,有关于五戒十善的内容,已经散布在古印度哈拉巴文化与吠陀文化之中,教导众生要守人伦常规、要敬神事天;所以,传统的印度文化中,对于祭祀非常的看重,认为最重要的智慧是人类自己无法创造出来的,必须要藉由神明才能够得的到。例如像婆罗门教认为,智慧的来源是吠陀诸经,而这一些经典并不是凡人所创作的,是由古代的圣人,受到神明的启示而说出来的,所以叫作吠陀天启。佛陀之前的印度哲学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关于“世界众生的本源”这一类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全部印度哲学的核心,也就是要追求万有本源的第一因。这一件事情,成为印度各派哲学当中不约而同、理所当然的终极目标。当然这个背后,都是由于当时这些有缘的菩萨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想想看,如果当时的印度众生,都是一些只想修人天善法,想要赶快生天享福;或者只想要自己赶快脱离三界进入涅槃,认为把一切都灭尽成为断灭,这样就叫作入涅槃;或者根本不相信万法有本际,众生本有真如妙心如来藏,如果当时的环境是这样的氛围,即使 世尊下生到人间,也没有办法对这些众生传授如来藏妙法。因为,不论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都必须要以有真实本际、涅槃妙心当作是前提,即使单单是二乘的解脱道也都不是断灭论。
所以在《吠陀经》上说到,他们称他为雷电神因陀罗、誓约神密多罗、律法神婆罗那、火神阿耆尼,他也是天神之鸟迦楼达曼。其实真实不虚的只是“一”这个存在而已。这是说一切众生都有本源,这个本源是无法形容的,所以就把祂叫作“一”,因为从一才能生二,从一才能生万有。这个“一”是所有有情和万物最深沈的奥秘,祂与每个众生是如此的亲近,祂就是每个人真实的母亲;但是祂又是如此的遥远无法触及,似乎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地去找祂,却又完全都找不到祂一点点的影子。
所以,在《石氏奥义书》上说到:“彼实难得见,隐藏不显现,坐在秘密地,住于深远处;藉修内瑜伽,智者始悟知,亲见此神明,舍离苦与忧;五知根与意,活动俱静止,菩提觉不动,此称最妙境。”是说这个“一”的本源,真的很难得见、得证;因为祂是隐藏起来的,不在三界当中显现。因为祂宴坐在众生不知道的秘密地里面,因为祂住在众生无法触及的深远境界里面。藉着修行最深妙的自心智慧瑜伽,真正的智者才能够证悟了知这个万法的本源;一旦证悟了这个诸法根源,那么就可以舍离了三界中所有的痛苦与忧恼。要怎么证得这个本源呢?五种识与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根,加上眼、耳、鼻、舌、身识,再加上意识与意根,祂们的活动全部都静止不动了,这个本源的、不动的菩提觉就能出现,这个万法本源的菩提觉,就是最胜妙的最无上之境界。
好,真正明心证悟的菩萨可以看得出,《奥义书》中的这一首偈有它正确的地方,也有错偏的地方;如果是具有禅门差别智的菩萨,更可以看出个中的奥妙,这已经涉及到了禅门证悟的智慧了。所以,真的是如佛经上所说的,菩萨众遍布十方三界,各各以自己的因缘来摄众度生。就像是在《法华经》中〈普门品〉里面,赞叹 观世音菩萨: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妙法莲华经》卷七)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只是这一件事,也只有家里人才听得懂。下面这个在佛经上的故事,更可以让我们了解菩萨度化世人的方式。
过去有一位比丘,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他以回忆过去俗世生活的不实,以及憧憬未来可能可以证得的圣果,当作是他修道的动力;可是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他仍然没有证果。他心想:“不如归去,回家做个凡夫就算了吧!”当他正在犹豫的时候,山中的树神听到了他的声音,于是树神化现为一位美丽的比丘尼,穿戴艳丽的衣服与珠宝,走到比丘的面前。比丘看到了以后就说:“这位道兄,您是一位出家人,怎么可以用这样的打扮来眩惑世人呢?”
比丘尼回答:“这有什么关系呢?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不实的。我所抹的胭脂,本来是树木的颜料,根本就是一种假相,就是您的身体不也是如此吗?眼前看来是青春美丽,等到无常一来到的时候呢,地、水、火、风就分散,哪有什么真实呢?无相实相真如是不生也不灭的,能够如此了知,证道又有何难呢?人生世间就像是天上的月亮,孤身而来又独自而去,赤身来又赤身去,没有一件东西是属于我们的。愚痴的众生贪着虚妄不实的五尘境界,迷恋而自缚。其实并不是那个境界迷惑我们,而是人自迷之啊!不是烦恼纠缠着我们,而是我们找烦恼来自缠。为了贪爱虚幻不实的境界,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日夜夜怨天忌人。众生不知苦不是本有,而是自已招来的。众生可怜悯啊!偶尔造作了善因得些乐报,就沾沾自喜,殊不知连乐报也是假的。如果对世间的假相一昧地贪着,那么真正的快乐就不会随身,而灾祸则是如影随形。想要得到自在安乐,那就必须要了悟生死,远离贪欲。三界之中,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是天人也有享尽堕落的一天。佛法说三界如牢狱,即使是三界之顶的这个天界,还是像牢狱一样。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才能够观照诸法空相,熄灭人我差别,这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比丘听完之后,心胸豁然开朗,舍却罣碍,认真学道,一本初衷,终于得以证果。
各位觉得,故事当中的这位树神,只是一位鬼神吗?不是的,他很明显的就是一位菩萨,但是不一定以佛弟子的外相显现的这样一位菩萨。所以,如此可以了解菩萨道修行的长远性与连续性了吗?
这些先来到人间的菩萨们,弘传了人天乘的法,也弘传了因缘果报的正理,包括了自作自受、异作异受、异熟果报的这些正见;甚至包括了佛法中见道的观念,也已经出现了。例如在《大林》书里面提到了,业有三类:第一个是前生之业,然后今生承受这个果报,这个叫prārabdha;第二个是今生之业,储存为下一世的果报,这个叫作sańcita;第三未来的诸生之业,这个叫āgāmin。就这样子有前世、今世、未来世,如是则轮回,就这样子我们就承受了世间的轮回果报。可是,如果是见道者,他能够把二和三,也就是现在生的业、未来生的业,统统把它消融,只剩下过去生的业今生来承受;等到这一生消尽,等到这一生受完了之后,这一生结束就能够进入涅槃。
在《吠陀经》和《奥义书》中,其他的教义,像是缘起性空、性空唯名的道理,统统都已经出现了;只是过去我们中文的佛教界,对于这一方面研究非常的少。所以并不是像现在佛教界许多法师所说的,他们说“佛陀来人间所传授的不共道,是缘起性空之法”,这种讲法是不对的;因为外道早在佛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完整地说过了缘起性空、性空唯名的道理;所以那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法道,那个不是究竟之道。而依止性空唯名的见解,也不可能证得二乘的见道,这一点我们后面会再来说。
所以结论:这些菩萨们在 世尊出世之前来到人间,一世又一世的准备,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教导这个地方的众生“此一大事因缘”,也就是万法的根源是真如如来藏的这个观念。不论今天这位菩萨,他是以哪一种方式的外相显现,那并不重要;要紧的是,必须要把这个观念深植在大众的心中。而这一些事情,一定得要在 世尊降生之前,要先把这个大环境给准备好,让世人对修行与证真如生起了真实的渴仰之心,等到 世尊下降的时候才能够水到渠成。
例如在《吠陀经》里面提到,太初只有大梵,大梵识知的只有自我,他如此的思量:“我就是大梵。”如此,他与世间万物合一。同样道理,众神之中,只有明白个中奥义的神灵,才能和大梵合而为一;对仙人与人类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翻译这样讲的:“太初之际,唯我独存,原人为形;环顾四周,除我之外,不见其他。不死原人,于此大地,永放光辉;不死原人,内我为体,永放光辉;他正是我,此是不死,此即是梵,此即一切。”意思是说:在无始之初只有“我”独存,没有其他任何一法,此时的“我”叫作原人。衪环顾四周,除了自己以外,见不到其他任何的人,代表祂只是独一的。这位原人永远不会死,存在于这块大地上,永恒地放着光辉。这位不死的原人,祂的体就是内在真正的自我,永放光辉;但是“祂”也是我——不会死的我,这个真我叫作梵,祂是一切法的根源。
普通的佛教徒都认为,因为 佛陀反对吠陀种性制度,反对沙门无意义的苦行,所以 佛的教法与这些外道一定是毫无关系。这个并不正确。许多欧美的学者,他们则是把 佛陀所教授的学问,说它们都来自于《吠陀经》,即使 佛陀说了这么多的经典,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吠陀经》的范围。这种讲法又是另外一种误解。中国的学者方广锠先生说得比较中肯,他说:“我们如果把《奥义书》里面的梵我一如,跟佛教的涅槃学说细加比较,就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真正研究印度哲学的这些学者们,他们一致都认为说,佛教里面的各种教法元素,绝大部分在古印度当中都已经出现过了。所以甚至于比较极端的会说,佛教并没有超越之前《吠陀经》的哲学。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在之前的吠陀哲学当中,已经有如此多的东西它跟佛法的内容是非常相近的,这是为什么呢?上一次也说到,那是因为有许多的菩萨们,他们在 佛陀降生人间之前就先来到人世,为 佛陀未来的弘法作准备,把基础给打好。这些比 佛更先来到人世的菩萨们,包括了 佛陀成佛前曾经教授 佛陀禅定的两位老师,或者像是劝告阿阇世王要归依 佛陀的御医耆婆,他们都不是佛教徒,而是所谓的外道的修行者;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因缘,却是不折不扣的菩萨作为。
比 佛陀更早就出现在这个地方的菩萨们,他们把佛法的如来藏第一义谛,用隐覆的方式广传出去,弘传到整个印度社会;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知道,每天要礼敬那个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的大梵。这种先让印度的人们熏习似是而非的佛法概念,目的就是为了要植入众生相似佛法的种子。这些都是菩萨的密行,其实很不容易了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众生的习性,从无知的凡夫位提升上来,得要先让众生熏习相似之法。因为众生的习性一定会落在断或常的两边,所以得要让众生先在相似法中去熟悉明了断常两边,然后才能朝向真正的中道前进,也就是立向了朝向真如如来藏的一个总的方向与目标。众生的习性,必须要把错误的部分,一样一样的予以导正,最后才能信受正确的道理。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