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克勤大师悟道因缘
【「老僧往日为热病所苦,死却一日,观前路黑漫漫地,都不知何往。获再苏醒,遂惊骇生死事,便乃发心行脚,访寻有道知识,体究此事。初到大沩,参真如和尚;终日面壁默坐,将古人公案翻覆看;及一年许,忽有个省处;然只是认得个昭昭灵灵,驴前马后只向四大...
【「老僧往日为热病所苦,死却一日,观前路黑漫漫地,都不知何往。获再苏醒,遂惊骇生死事,便乃发心行脚,访寻有道知识,体究此事。初到大沩,参真如和尚;终日面壁默坐,将古人公案翻覆看;及一年许,忽有个省处;然只是认得个昭昭灵灵,驴前马后只向四大...
大慧禅师云:老汉十七年参,也曾零零碎碎悟来;云门下也理会得些子,曹洞下也理会得些子,只是不能得前后际断。(注7) 这件生死大事,总须善知识协助;然而,他所依止的湛堂禅师已逝,眼前所知的禅门中,似乎没有能让他信受的真悟宗师;虽然湛堂曾推荐克勤...
《佛祖纲目》卷三:【世尊因灵山会上五千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于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
随众生心之缘:这个理随缘又分为二个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说实相心、如来藏,祂会随众生之缘而运作。这是说,如来藏这个实相心,祂永远会随顺众生心行的因缘来运作,这也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的意思啦!那么众生在世间,由意识与意根...
众生每日受用而无所知,因此禅宗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日用而不知。 这个日用而不知,一般众生都不能了解;乃至学禅十几年之后成为老参了,仍然不能真的了解,所以就有一个古时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就是玄沙师备禅师的公案。有一天,有个当官的人去拜访,接待...
拈花微笑 禅 「拈花微笑」是娑婆世界禅宗中脍炙人口的公案,是人间最不可思议的佛法密意,二千多年来,禅的智慧流传在人间,开启了世人法身慧命的明灯,照亮万古长夜。 禅学渊源于印度,盛兴在中国。真正的「禅」和「禅思」、「禅定」都没有关系,当佛陀最初...
悟之表象,依根门来分,有六门。每一门中各有动静两种,而以动中悟者为多。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鼻、舌、身、意,总共六根,所以有六门。 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大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手捻起一枝花,这青莲...
《大宝积经》中有一首偈说得非常好,将悟前、悟时、悟后的道理说出来了,那就是: 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大宝积经》卷一百十一) 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生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
在佛门中有人主张顿悟与渐悟,或者主张开悟来得很快,我们称为顿悟;需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或者主张悟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累积多了就会开悟,或者主张很简单,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并且通过训练与修行的过程,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
禅宗参禅是要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悟明真心、眼见佛性,因此也称为佛心宗,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禅宗所要参究彻见的,正是众生各个本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实相心如来藏。证得如来藏时,就是佛菩提的真见道,就是经中说的觉,就是证菩提...